的性子靜,讓她帶上侍衛,不要去人太多太雜的地方就可以了。”因為對李汝蘭生了懷疑,上次李筠婷救那老人的事情她也打聽清楚了,原本是李筠婷不願意進去,等到進了內圍之後,才開口救了那人的。所以華氏才會開口,也不拘著李筠婷在京中行走。
“上次我去京中,拜訪了劉府,過些個時候,會送教養嬤嬤讓茜兒學規矩。”華氏叮囑著,李玉泉一一應著。
選了合適的日子,李玉泉便攜著李筠婷離開。
李汝蘭還做了個香囊送與李筠婷,李筠婷接受了,回禮便是自己打的絡子。李府似乎和李筠婷沒有來得時候沒什麼不同,李汝蘭有些恍惚,只是有些終究是不一樣了。
想到畢竟李筠婷被罰去了偏院,心裡好受了許多,她只需要同老太太多多親近便是。
馬車行了一日,便道了京城。原本留守在京中的,便不敢怠慢了,窗明几淨。簡單收拾了東西,李筠婷並著兩個丫頭也就入住了偏院。
正月二十是雨水,只是初三落了雪之後,一直到二十都是沒有落雪,正月和二月的天氣寒冷,為了讓哥哥安心備考,李筠婷明面上並沒有外出,只是晚上的時候逢雙日會御劍飛行。京中的院子小,加上畢竟是天子腳下,院子守著的侍衛要遠遠少於李府,李筠婷更是方便出行。
李玉泉除了晚上的時候會同妹妹對弈,白日裡倒是和以前一個人住無甚分別。印象中妹妹小時候也是頗為活潑的,而抱養過來的李汝蘭性子也是跳脫的,李玉泉本就喜靜,倒是對妹妹印象更好了些。
春雨貴如油,開春之後,京城裡就沒有下過雨,倒是宮中不知誰提的意,倒是把放出宮的宮女年歲減了兩歲外放出去。放了宮女還不夠,更是要於天壇祭天。
因著再過三年年,李筠婷滿十四歲,也恰逢選秀的日子,王氏訊息通絡,自然也知道了這個訊息,知道很快就有批嬤嬤外放。而且因為年歲放小了,這次出來的人定然是比以前要多。便託著讓好友幫忙物色合適的教養嬤嬤,想了想吩咐道,“兩個嬤嬤我要好的品行,人也不許太嚴了,苛責了我的茜兒,另外兩個嬤嬤便找嚴些的吧。”
聖上祭天,京中盛事,李玉泉這樣的讀書人也是要去湊熱鬧的,便做了馬車,下了車之後步行了半個時辰才到的天壇。
兩人去的時間並不早,御林軍維護著次序,有些個小老百姓好奇地交談,還有些讀書人也是三五成群,更有些錦衣玉食的也是站著或者有僕人拿出小凳子坐著,這樣坐著的往往讓人豔羨,皇上祭天,是不許人佩刀或者是駕著馬車的。
李玉泉原本約好了好友,想了想,便帶著李筠婷去了約好的地方。
已經到了的,是三個寒門的書生,一個面目平凡臉上卻帶著傲氣,一個生的俊秀臉上帶著溫和的笑意,還有一個眉眼帶著些雌雄莫辨的氣息,笑起來更是多了些女性的柔美,只是耳上並沒有耳洞。
三人寒暄一陣,話題便繞在了李筠婷的身上。“這位是我妹妹,這段時間在京城裡,我照看著。”
“江南果然是人傑地靈,李姑娘也是鍾靈毓秀。”那個帶著些傲氣的拱手說道,見著李筠婷生的俊秀,加上也知道李玉泉的家世,難免動了心思。
“過獎了。”李筠婷蹲了一個福禮。
聊了一陣,便有儀仗隊吹著號子在行進,一時間眾人都安靜下來,等到那頂象徵權利與地位的車緩緩駛向天壇,眾人跪了一地,山呼萬歲,一時間氣壯山河。李筠婷也跟著匍匐在人群中,等到起身之後,便看後面的跟著的便是太子,後面的車則是坐著懂事了的阿哥。祭天的只有皇上和太子是有資格的。
繁冗的儀式,等到皇上上了車時候,天空低落了雨滴。
“下雨了。”不知道人群中是誰這樣喊著,接著便所有人又跪了一地。
這些伎倆最多忽悠一下小老百姓,略同文墨的知道這樣的求雨會刻意選上最有可能下雨的一天。李玉泉吩咐小廝帶了傘,便攜著李筠婷離開了人群。
同時黃家的隊伍行進也比來的時候快了不少,若是等會雨大了,能見度不高,便容易生出事故。
李筠婷離開之前倒是看了看其中一頂不起眼的小車,裡面坐著的正是四阿哥胤禛。
“怎麼了?”李玉泉問道。
“沒什麼。”李筠婷搖搖頭,想來還是會有機會見到的,她的預感向來很準。
54偏院(二)
春闈在禮部貢院;李玉泉在二月十五;恰逢第三場,因在內考試三天;故而會帶些乾糧和水等吃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