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現代,尚不能讓她的兩個孩子做到一人一世一雙人,李筠婷教導的弘盼卻做到了。
李汝蘭身上被悄無聲息蓋上了薄毯,她的兩個孩子平平安安做了親王,稱不上是經世之才,因為她的影響,對西方之事頗有興趣,皆在理藩院,這輩子應當是平安順遂了。李汝蘭看著自己的手背,手背上不知不覺佈滿瞭如同蛛絲般的細紋,卻不如李筠婷面上的皺紋來得心驚,甚至那雙昔日裡柔美的雙手也布上了斑點。
“太妃,當心曬久了,眼仁疼。”丫鬟在李汝蘭的耳畔說道。
李汝蘭搭著丫鬟的手站了起來,“今個兒是什麼日子。哦,是十五,她大概去了皇后那裡。”李汝蘭喃喃自語,想到了今天李筠婷是要去皇后烏拉那拉氏那裡的,便也轉身回到了屋子裡。事情已經改變的太多,原本應當是早亡的烏拉那拉氏還活著,也算不得什麼特別大的改變,只是李汝蘭覺得帝后同皇帝兩人,兩人相敬如賓。
李汝蘭料想的不錯,李筠婷正從雍和宮緩緩而出,身邊跟著約摸是六七歲的小姑娘,生得胖乎乎,穿著火紅的衣裳,看上去喜慶得很,因為正在換牙,笑起來的時候門牙有個豁口,一雙眼睛像極了弘盼的眼睛,清亮彷彿墜入了滿天的繁星。
“很喜歡?”李筠婷拉著小丫頭的手,照顧小丫頭的不煩,行走的並不快,步伐卻如同往昔穩重。
小丫頭重重點頭,一雙愛笑的眼睛彎起,攥著李筠婷的手更緊了些。
這孩子,是弘盼的嫡女,那拉氏頗有兒女緣,生下三子兩女,最小的就是李筠婷牽著的這個,叫做華然,性子活潑不拘泥,每次跟著額娘到宮中,都忍不住纏著李筠婷,最後被那拉氏說笑一般把她留在宮中,小丫頭眼睛一亮點頭,讓那拉氏心中有些吃味,弘盼覺得這個主意不錯,最後小丫頭就送到了宮中,陪著李筠婷。
“皇瑪姆送的我很喜歡。”烏拉那拉氏覺得自己年紀也是大了,加上弘暉去了之後一直不曾有孩子,見到了天真不怯懦的華然,也是喜歡,華然因為這個緣故,在烏拉那拉氏這裡,也得到了不少的好處。
李筠婷的腳步停頓下,華然十分不解,接著看著遠方的明黃色,如同李筠婷一般,嚴肅了臉,等到雍正帝近了,襝衽行禮。
“都起來吧。”胤禛說道,他的聲音也不復過往的清亮,聲音也帶著沙啞。
李筠婷起來之後,看了胤禛一眼,剛剛生過一場大病,眼前的胤禛看上去更加衰弱了,明黃色的黃袍在他的身上顯得有些空蕩。
“你帶著華然。”胤禛的目光從李筠婷身上掃過,看了一眼華然,最後目光又定格在李筠婷的身上。“原來今個兒是十五,你素來是守規矩的。”
最後幾個字很輕,幾乎所有人都沒有捕捉到,只有李筠婷聽到了,再看看胤禛的面容,似乎帶著些無奈。齊妃李氏四妃之首,太過於淡然。見到齊妃李氏,見慣了勾心鬥角的老太妃們不得不說也是驚訝萬分,每年太皇太后去五臺山禮佛的時候,沒有一次拉下了李筠婷,後宮中的女子,卻安然樂道,清淡如蓮,彷彿萬物變遷,她也有自己的恪守,自己的一方小天地。李筠婷的氣質也無形之中改變了整個後宮,就算是胤禛甚少搭理後宮之事,也發覺現在同先帝在時是不一樣的。
華然仰著頭並沒有說什麼,一雙眼神澄澈,看著胤禛。
胤禛見著華然的眼神,蹙起的眉頭也舒展開,他倒是有些理解,為何當年先帝偏寵孩童,孩童的眼神澄澈,讓人心生柔軟。
“到我這裡來。”胤禛開口說道。見著華然,想到了弘盼只有一嫡福晉,卻有三個嫡子,要比他有福氣的多。華然邁著小短腿便撲倒了胤禛的懷中,胤禛可以嗅到孩童身上特有的奶香味。
胤禛彎腰抱起了華然,這讓眾人一驚,蘇培盛看了眼萬歲爺,終究什麼都沒有說出口。
華然笑著攬住了胤禛的脖頸,李筠婷開口說道:“萬歲爺,華然身子沉,您小心累著了。”
“不礙事。”胤禛說道,手臂穩穩托住了華然。此時站在石獅之側,回首看著李筠婷,她的背脊挺得很直,行走的速度不快卻很穩,單單隻看背影,不看髮髻之中的華髮,她步伐輕盈,宛若初見。胤禛覺得她的步伐比她年輕的時候還要輕盈,有時候甚至會有一種感覺,時光遺忘了齊妃李氏,這樣的感覺往往只是一瞬之間,每次有這樣的感覺的時候,胤禛都會覺得自己老了,此時也是如此。
“皇琺瑪。”華然開口,讓胤禛回到了自己的思緒。胤禛到底年紀大了,又是大病初癒,並沒有抱著華然太久,就放下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