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部分(2 / 4)

小說:大科學家 作者:童舟

看你汗流浹背的別捂出病來了,這可是在月球上,生了病可沒法救的!”

夏普上校無奈的笑了笑,離開駕駛艙去後面換衣服去了。而蕭子顯則繼續呆在駕駛艙裡指揮另外無名副駕駛員將剛才核脈衝飛船降落的資料傳送給還在外太空飄蕩的希望號。

希望號在接到降落資料後,很快就在人工智慧電腦的控制下,慢慢朝預定的降落點飛了下來。

自由號核脈衝飛船所降落的位置,在月球西半球的風暴洋上。

風暴洋是月球的一個地理名稱,並不是說自由號停在大洋上面。

人類在過去用肉眼觀察月球的時候,看到月球表面有的地方很亮,而有的地方卻是大面積的陰暗區域。古時候的科學家以為月球和地球一樣是有水的星球,就認為那些陰暗的區域應該是月球上的海洋。於是就理所當然的將月球表面那些陰暗的區域劃分成了一塊塊的海洋,並冠之以“月海”的美稱,就像人類在地球上劃出四大洋一樣。時至今日人類已經在月球上找到了22個月海,其中向著地球的正面19個,而風暴洋則是其中最大的海。

到了今天,人類已經知道月球是一顆乾涸的沒有水的星球,月海只是一個徒有虛名的稱號,用月海作為月球的地理名稱是錯誤的。月海實際是月球上地勢低窪的平原,上面只有堅硬的玄武岩和灰濛濛的月壤,裡面其實是一滴水都沒有的。

但因為一些歷史原因,“月海”作為月球上一個重要的地理單位被保留了下來,並一直使用至今。

第一更完畢,另外還有兩章會依次送上。(。。)

第一卷 第十章 哥白尼環形山

'第四卷 新的世紀'第十章 哥白尼環形山

自由號所停泊的風暴洋是月球上最大的一塊平原,面積約500萬平方公里,有半個中國那麼大。在月面上比較大的平原還有澄海、豐富海、危海、雲海等等,這些平原佔據了月球25的表面積。此外在月球的這些大平原上,有很多凸起的環形山,我們可以把這些環形山當成是月海中的島嶼。

風暴洋上有三座巨大的環形山,分別是哥白尼環形山、開普勒環形山、阿里斯塔克環形山,除了這三個巨大的環形山外,整個風暴洋裡面星羅棋佈的佈滿了各類大大小小的環形山,只是它們的個頭都無法和三大環形山相比而已。

如果沒有蕭子顯這個異類存在,人類或許在數百年之後都搞不清月球上這些巨大的環形山是怎麼形成的,只能單純猜測這些環形山可能是隕石群砸出來的。但現在經過蕭子顯的傳授,全世界都已經知道月球上的環形山就是要塞大炮的炮口!根據凱斯賓博士的記憶,蕭子顯清楚地記得當年的遠古星際泛人類為了充分發揮出月球要塞的防衛作用,將月球挖的像蜂巢一樣,密密麻麻的安裝了五萬門多門星球大炮,可以四面開花,全方位的轟擊任何方向上的來犯之敵。而這五萬多門大炮的炮口,從地球上遠遠地觀察就是那些神秘的環形山了。

蕭子顯之所以讓自由號停在哥白尼環形山的上面,而不是在環形山裡面。是因為環形山從上空俯瞰就像臉盆一樣中間低四周高。一般人都會認為飛船應該停泊到平坦的盆地中央去,這樣做不是會更加的安全嗎?然而實際上盆地中央的平地是哥白尼要塞大炮的炮蓋,蓋子底下是深不見底的炮管。如果將一萬噸重的飛船停在薄薄的炮蓋上,估計炮蓋會像冰面一樣立馬破碎掉。這和找死沒什麼區別。所以蕭子顯必須將自由號停泊在環形山圓形的內側山坡上,這樣等宇航員們從飛船中出來之後,只需要稍微走幾百米的路,就可以很方便的利用工具在炮蓋上鑿一個洞,洞裡面自然就是要塞炮幽深的炮管了。最後蕭子顯只需要鑽進洞中,然後順著要塞炮內側的炮壁垂下去,就可以找到進入月球基地的路徑了。

進入月球基地的捷徑,一般人可能永遠都想不到。作為威力絕強的星球大炮。哥白尼要塞炮的炮管少說都深入到地底三十公里深了,這麼長的炮筒,這麼龐大的炮身在戰爭時期肯定要經常進行維護,才能保證發射的時候不出問題。所以為了方便維護人員進入炮管內部。當初在建造這具要塞炮的時候,設計人員就在大炮的內壁上修建了幾扇暗門,方便維護人員透過暗門進入炮管內清潔炮壁。

而蕭子顯只需要找到其中的一扇暗門,然後想法子弄開它,進入到暗門內就等於是進入了月球基地內部。接下去的行動就會方便很多。

如果不是塞尼亞人發射的隕石干擾了登月計劃,蕭子顯原本是想找到月球要塞正門入口的,像月球要塞這樣龐大的軍事基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