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部分(2 / 4)

小說:大科學家 作者:童舟

子顯知道自己沒什麼指揮才能,只能按照前人的經驗努力去學習,在有限的時間裡他能做的也只有這些了。

作為艦隊的首腦,蕭子顯倒不必親自去指揮任何一艘軍艦,艦隊就是一盤棋軍艦是棋子,而他是下棋人。和對手博弈他只要做好居中排程的本職工作即可,具體到每一艘軍艦就不需要蕭子顯去插手了。星際戰場上的情況千變萬化,每一艘軍艦遇到的戰況都會不同,指揮排程中心如果控制得太嚴,艦隊就會被束住手腳,會錯失很多戰勝對手的機會。所以每一艘軍艦都有極大的自主權,艦長可以根據戰況自發的決定攻擊還是防守。

三天時間裡,警備艦隊所有可用的軍艦都陸續升空,停泊在了木星附近的星域中,靜靜地等待它們的主人前來接管它們。

軍艦預備好了,人員的運輸自然也加快了進度。蕭子顯的催促下從地球上精挑細選出來的船員陸續被送到了木星。第一批到來的都是各國的海軍官兵,這些人都接受過高等教育,而且都有大型軍艦上的訓練和生活經驗,良好的習慣使這些海軍官兵可以從容的適應宇宙戰艦裡面的生活節奏。有了他們打前哨,後面一批從空軍和陸軍中篩選出來的官兵就不會太拘束。

三十八艘戰列艦,六百三十艘巡洋艦,整整齊齊的的停在木星上空。看起來相當的有氣勢。有了這些軍艦帶來的信心,蕭子顯覺得一切都是那麼的美好,就連塞尼亞人也不是那麼恐怖了,人類還是有實力打贏他們的。

不過這種整齊劃一的佇列只維持了幾個小時,就被打亂成了一團,各國計程車兵登艦後開始在智慧機器人的幫助下,接管軍艦的操作。

再出現了幾次艦體碰撞後,蕭子顯才發現木星附近的星域對於人來說非常寬闊,人走一輩子也到不了岸。但是對於以瞬息以光年計算路程的軍艦來說,這麼點大得星域等於是小池塘裡塞進了幾百條鯊魚。不發生碰撞才怪。

蕭子顯抓耳撓腮,趕緊命令一部分軍艦去土星、天王星周圍去練習。至於為什麼一定要繞著行星訓練,則是因為地球人類還沒有適應宇宙中的方向感,在附近需要有行星當參照物才能開對方向。

柳智博、丁順、李澤雨三人因為都有了自己的戰列艦,所以中華家第一批抵達的海軍官兵都被派到了他們的軍艦上。蕭子顯給三人的命令是。放心大膽的去學習操作軍艦,哪怕把軍艦弄壞了也沒事。最重要的是把人訓練出來!所以三人都是死命的給自己的團隊加任務。官兵們在經過機器人十來個小時的教學後,早早的就接手軍艦的控制。

這種簡短的訓練很明顯是不夠的,等到真正上手後問題就都暴露了出來,三萬名新手根本無法有效地控制軍艦,有智慧機器人幫忙還好說,沒了幫手官兵們全都手足無措。面對軍艦上陌生的儀器。並不是所有計程車兵都能放開手腳,生怕按錯了鍵之類的擔心比比皆是,所以接到操作指令後都要反覆向艦橋詢問後才敢動手,協同上的失誤使得軍艦飛的亂七八糟。

幾乎所有的軍艦都沒辦法控制好自己的飛行姿態。倒退著飛的、斜著飛的、翻著肚皮飛的,姿態百出。這還算好的,蕭子顯甚至看到有一艘戰列艦居然像電風扇一樣在原地不停旋轉著,而那艘軍艦上的官兵們都還渾然不覺,真不知道這種神一般的操作是怎麼做到的。

各國的官兵們在經過實際的操作體驗後,都反饋回來說老祖宗的軍艦儘管自動化程度極高,但作業系統依然複雜無比。

僅僅只是控制飛船進行前進後退的訓練,就必須先控制住艦尾的四臺功率強大的主引擎,而這四臺引擎只是給軍艦提供前進和後退動力的。為了讓軍艦更好地機動,每一艘軍艦艦身的不同位置,還佈置了六十多臺姿態控制引擎,這些引擎才是軍艦在戰場上存活下去的關鍵。

姿態控制引擎,說白了就是控制軍艦在太空中機動的噴射器,給軍艦提供敏捷性的。比如一艘戰列艦左側的姿態引擎瞬間全部開動,軍艦就會向左邊快速橫移,右側的引擎全開軍艦就會向右邊橫移。碰上協同能力極強的操作團隊,可以控制軍艦在太空中進行各種複雜的機動動作,橫移、斜插、翻滾,基本上想怎麼運動都行。總之艦體哥哥方向上不同的引擎產生的作用力,可以讓軍艦靈活的做出各種複雜的動作。任敵方艦炮打得再準,他們都可以操作著龐大的艦體敏捷的躲閃過去,躲得越快生存率就會大大提高。

每臺姿態引擎需要安排十二名官兵在附近獨立的小控制室裡面進行操作,他們在接到艦橋的指令後就會控制引擎進行動力噴射。

而艦橋上的大副則負責居中排程指揮,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