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處尚書的宅子,也是後來據一位歷史學家的鑑定,按照格局,規模,方位,等等,對比著封。建王朝的體制要求,判斷出應該是尚書的職位才能夠擁有的。
這宅子本來也要被拆除,可是因為這裡住著的人,才得以倖免。
這宅子的主人,便是傳說中的蕭老爺子。
這宅子,是當年鄧公賜給老爺子的,而老爺子退休之後,並沒有回到T市與兒孫們在一起,而是選擇獨居在此。
平時,這宅子總是大門緊閉,閉門謝客。
甚至,人們好像從未見這宅子開過門,也不知道平時這些人在裡面是怎麼生活的。
一些小孩子,並不知道這裡面住著什麼大人物,看著總是大門緊閉的古老宅子,那麼的古老破舊。
堆砌成圍牆的磚都缺角少稜,紅色的朱門掉了漆,露出了裡面的鐵鏽。
門上的銅獅裝飾也掉了色,斑斑駁駁的。
獅口叼著的門環散發著鐵鏽味兒,環上黃色和紅色斑斑的交雜,手握住環,手上立刻就會沾上掉下來的鐵皮渣。
抬起門環的時候,門環與獅口摩擦,就會發出“咔叱咔叱”的鐵鏽悶悶摩擦聲。
這座宅子雖然大,可是因為太破舊,可實在是不怎麼氣派。
附近的小孩子們,總是把這宅子稱之為鬼屋。
再加上他們家的大人們,隱約聽過這裡面住著誰,所以都叮囑自家的小孩子,不要闖入這座宅子。
孩子們問為什麼,大人們就隨口胡謅,說裡面有吃人的妖怪。
再加上這宅子的外觀,小孩子們愈發的深信不疑,都離這座古老的宅子遠遠地。
而蕭老爺子,本身就是個什麼都不在意的性子,什麼事情,都喜歡順其自然。
這宅子老了舊了,他也不修,外表什麼樣就讓它去。
曾經有人提出,要將這棟老宅子重新翻修一番。
可是老爺子說,這宅子有自己的驕傲,它需要保留它所經歷的歷史,不論是輝煌的還是敗落的,都要留著。
提醒自己,也提醒後人。
這宅子在當年已經被侮辱了這麼久,現在,容不得人再去動它。
對於老爺子這番見解,沒人明白。
他們也不需要明白,就隨老爺子去了。
不過對於宅子內部,倒是免不得一些必要的修修補補。
比如說牆壁年久,裡面的磚頭都露出來了,就需要重新粉刷。
比如說經歷過多的大雨,房頂漏雨厲害,就需要再重新修補。
不過不得不說,這宅子的下水系統還是修的很好的。
在B市整個大雨瀰漫,成了一片水城的時候,這宅子裡卻是一點兒事兒都沒有,依然清清爽爽的,任由老爺子揹著手在院子裡四處溜達。
老爺子住在裡面,已經完全成了隱居狀態。
除了一些昔日的親信手下,到了退休年齡後也回到了這裡,繼續跟隨他,還有手下的兒子,索性也直接在這裡工作,便再也沒了其他人。
往日裡的不論是老朋友,老對手,還是現在希望讓老爺子提攜一下的後輩,如非萬不得已,老爺子是從來不聯絡的。
就連蕭家自己的兒孫,老爺子都不聯絡。
正如蕭貫長所說,蕭家的大小事情,老爺子都一清二楚的,沒有事情能夠瞞的了他。
可是他的事情,除了老爺子特意放出的風聲,讓人知道他還活著之外,蕭家便一無所知。
不得不說,老爺子的脾氣是很古怪的,並且越老越古怪。
尤其是近來,又重新開始看武俠小說。
老爺子尤其喜歡看金庸的武俠小說,對於那些隱世高手可是身份的嚮往,尤其是風清揚,是老爺子最喜歡的一個。
於是,便在人們還沒有察覺中,慢慢的也把自己給打造成了這樣。
對於這點,老爺子可是非常的得意。
昨日B市又下了一場雨,讓人慶幸的是,這場雨並不算大,所以沒在地上引起如海一般的積水。
而且,因為這場雨,把空氣中的風沙陰霾也給吹散,讓空氣質量一直不怎麼樣的B市,難得的能有清新的空氣。
老樹新枝上,綠油油的葉子長得很飽滿厚實。
綠葉之上,仍有雨滴落下,而被樹葉儲存起來的水珠,順著葉子上細細的紋理,七拐八拐的流到了葉子尖兒上。
水珠把葉子壓得有些向下傾斜,在葉尖兒上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