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部分(2 / 4)

英)堯見舜德才兼備,為人正直,辦事公道,刻苦耐勞,深得人心,便將其首領的位置禪讓給舜,並把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嫁給舜為妻。娥皇無子,女英生商均。

二女嫁舜。究竟誰為正宮,誰為妃子,堯和夫人爭論不休。最後帝堯巧設辦法,以炮為令,“煮豆子。”

七粒豆子、七根豆杆,在相同的時間裡,誰先煮熟。誰為大。

炮聲響了,娥皇採用的是大火煮法,認為這樣熟的快。可是豆子尚未煮熟,豆杆已經燒完了;女英則用小火煮。豆杆未燒完,而豆子已經熟了。這時炮又響了,時間已到,經檢查評定,女英將豆煮熟了,決定為大。這時娥皇不同意,母親又想辦法,讓納鞋底,誰先納完誰為大。娥皇緊接著拿起針繩馬上動手,總想完在前頭。可是女英心兒細,有計劃,將繩子分成五尺一小節。才做好準備工作,不料娥皇已納了—尺多繩子了,娥皇暗中高興——這一會可要領先了。稍待一會兒,女英雖然動手遲,但速度快,眨眼間女英的鞋底已納了多半隻了。娥皇一見超過了自己,越急越出汗,汗水流溼了繩子,更拉的費勁了。俗話說:“笨老婆拉繩子,一根拉了一筐籮”時間已到鳴炮驗收,又是女英告捷。娥皇雖為姐姐,仍羞於認輸,在為難的情況下,堯之大臣皋陶,又提出新意見,他說:擇一良辰吉rì,令二女一人乘車,一人騎馬,誰先到姚丘,(洪洞萬安)誰為大。娥皇覺得騎馬路上不誤事,爭著要騎馬。女英說:姐姐騎馬我就坐車吧,但有個條件,騎馬的要讓坐車的五里路,讓車先行。娥皇願意騎馬,就同意了女英的意見。皋陶說:就如此決定。

良辰吉rì到了,舜王的迎親人馬到了羊獬村,按照皋陶的決定,娥皇女英分別坐車騎馬,依先後次序上路。不料女英車到仁義村市頭,車輪陷入泥坑,送親人將車抗出轍窩,因泥糊了車輻,當時未發覺車輻折斷。走到仁義村北頭,車輻掉了,正在請木匠修理時,娥皇騎馬趕來,見此情景,問女英為何如此?女英將出事原因告訴姐姐,並請姐姐與舜(重華)先行吧。娥皇心中暗喜,虧了騎馬,免此事故。接著對女英說:那麼我就先走了,在姚丘等妹妹吧。後人將女英斷車輻的仁義村南頭,叫成車窩村,北頭叫成車輻村了。一個村子兩頭兩個稱呼。

女英的車修好了,又繼續趕路,忽見前方,圍著一群人不知看什麼,車靠近一看,原來是姐姐,愁容滿面坐在一塊石頭上,低頭不語。女英忙下車安慰姐姐,問明情由,始知乘馬生了馬駒。事已至此。女英讓姐姐一同乘車趕路吧。因此後人將王家莊南頭稱南馬駒,北頭稱北馬駒。

隨從人員牽馬跟車行進,老馬護馬駒又踢又蹦,因馬有龍性,後人將小王莊改為龍馬村,迄今未變。

馬走了不多遠,仰首嘶鳴。似乎是口渴的樣子,一面叫一面陽前蹄刨出一股清水,馬便低頭暢飲。後人將這股清水,稱為“馬刨泉”把村名改為尺井村,即今之赤荊村,村中並修有娥英廟。娥皇、女英二姊妹。坐在車上,在這件事上難免有所感觸,都傾吐了衷懷,把心裡的話談了談,把爭大小的事,扔到了九霄雲外,各自承認了自己的不是。娥皇首先誇獎了女英妹妹的好心腸。高風格。關於論大論小之事,父王無法定奪。後來採取煮豆子和納鞋底子的辦法。結果娥皇又失敗;第三次父王的大臣皋陶,決定讓一人乘馬,一人乘車,結果娥皇仍然失敗。這一系列的事實,都說明妹妹是聰明的,而娥皇是弄巧成拙。車到姚丘後,娥皇打算上歷山。勞動生產,妹妹留在姚丘,侍奉雙親,照料家務。

姊妹二人,在車上越談越親切,女英為之感動,願意學習姐姐虛心處事、團結友愛的高尚情cāo。

流傳很廣的故事。其實一直以來總是說,青霞與紫霞前世由於鬥得太厲害了,所以佛祖就把她們兩個卷在一起變成一根燈芯,要她們苦練修行化解這段恩怨

其實又有多厲害?說不準也就是個沒做好姐妹前的娥皇與女英。什麼事都要爭一爭罷了。

就算是很厲害好了,厲害連爭奪皇后之位的爭鬥都比上了。那又怎麼樣?都說了是前世。如果不是如來捏了一把,早連姐妹都不是了,又如何來的爭鬥?這怎麼看,怎麼是故意居多。不要忘了,這人間爭奪皇后位姐妹什麼的反目多了,武則天與她侄女不也是嗎?也沒見如來把武家人捏成燈芯?

“這”

與此同時三十三天外,通天教主失聲。

“三弟,你還是看了。”

這次出聲的不是元始天尊,而是老子。

“嘿嘿!這不是二哥沒有多遮了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