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理論。
孔子曰克己復禮,只有剋制自己,才能令天下學禮。
李朔早在進大一時就已不是童身,後來在白雲養生館的時候雖說生活很自律但也跟幾個女白領有過來往。
不過情yu的確是修行大敵,比如說這一回他情緒波動就十分強烈,無論怎樣也無法定住心神。
李朔知道,自己將要面臨修行上一個極大瓶頸。
在玉石市場上賭石頭和在水雲間群美環繞,在財色方面給他心靈上極大刺激和誘惑,他知道如果這一關口斬不斷,以後自己心靈脩養就別想再有寸進。
儒家修行就是講究入世,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拿得起方能放得下,斬得斷!
李朔思忖了片刻,拿出經書來誦讀了一遍,暫時鎮壓住心念,但立即又被這股忽如其來的煩躁給攪亂了心境。
羅老爺子告訴過他,每日修行必須嚴格養成作息習慣,什麼時候讀書,什麼時候煉氣,什麼時候打拳,都有嚴格時限,絕不可有絲毫違背,久而久之功夫上了身,就能養成一身邪魔不侵的浩然正氣。
養成這套規律後自身功夫就會逐步提升,而且儒門功夫不必像佛道兩門一樣專門克服淨化心魔,而是任何心魔都被會被這套修行秩序給鎮壓在心底,疏匯出去。
這就是儒教修身之法。
修煉到最後最終能修煉到太極混圓之境,任何衍生的雜念慾念都會迴歸於虛無。
不知不覺之間,已經是月上梢頭,清冷的月輝透過窗欞,灑在他的臉上。
李朔緩緩睜開眼睛,清澈如水,卻沒有一絲的慾火和雜念存在。
清晨時分,李朔精神抖擻地從房間裡走了出來,神清氣爽。
昨晚他思忖了半夜的功夫,才想通儒門修行的關鍵所在。
道家講清靜無為,佛家講自在虛空,兩者對待心魔雜念的問題上都是以淨化為主,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而儒門修行,不僅要強大定力鎮住心念,更需要足夠的道理來疏導。
所以歷史上的修行有成的大儒無一不是豁達豪邁之士。
與此同時,劉胖子穿著一身睡袍,歪歪扭扭地從房間裡走了出來,一臉的滿足。
“嗯?兄弟,你怎麼看起來跟昨天不大一樣了?”劉胖子穿著身睡袍走到餐桌面前,抓起一杯鮮奶吸啜著,忽然咦了一聲,驚奇打量著李朔道。
“這就是採陰補陽。”李朔慢條斯理地道。
“我呸!”劉胖子一口鮮奶差點沒噴出來,笑罵道“別跟我扯犢子了,昨天你一個美女也沒選,你沒看見那幾個美女都幽怨成啥樣了。”
他喝了口豆漿,悄悄湊過來問道“兄弟,你那啥該不會真的是個蠟槍頭吧?那啥兄弟啊,有病一定要及早治療哇。”
說完,拍了拍李朔肩膀,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樣。
“我靠!”李朔臉騰地一紅,抓起塊三明治就砸了過去,笑罵道“老劉,熟歸熟,再這麼說我一定告你丫誹謗,哥們這回是帶女朋友來的,要不是‘交公糧’,那幾位美女我一次性擺平了她們!”
“得嘞!”劉胖子一拍手道“就衝兄弟你這句話,所有費用我包了!”
【作者題外話】二更奉上!!!
。。。
第十八章大肆淘寶
兩人在嬉笑怒罵中吃完了早點,劉胖子又讓助理幫李朔又買了幾套身新衣,兩人準備出門。
昨天晚上,三省自身後的李朔成功斬掉貪念和慾念,感到心靈境界提升了不少。
儒家講究入世修行,斬掉貪念關鍵首先要自己能夠想通其中的道理,想不通道理,貪慾永在。
修行者首先奉行苦修,發大宏願,立大志向,爾後透過種種苦修磨礪精神肉身,致力而行,九死不悔,這其中難免就會有所動搖。
但是本身**產生動力卻是觸手可及且源源不絕的,只要你想,只要你有錢,只是不好控制。
李朔坐進車廂裡,繫好了安全帶,問道“劉哥,你這次一個人來的,就沒有發小鐵哥們跟你一起來?”
劉胖子正準備開車,臉色一沉,露出一絲苦笑。
李朔知道自己說錯話了。
劉胖子搖了搖頭,苦笑道“操,你要真跟這幫紈絝接觸,你就知道他們的淺薄了,我以前靈寶市也有幾個玩得來的酒肉朋友,後來時間一久,就知道這幫傢伙統統都衝著我家的財勢來的,根本無法交心,有一回,甚至都有人想用毒品來陷害我。”
李朔倒吸了一口涼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