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部分(1 / 4)

馬榮驚道:“莫非這春雲已經知道藏金所在?”

“和尚”搖頭:“不曾,只等著你去合作哩。她一個弱女子能有多大本事?”

“敢問老丈為何不親去清風庵勾當,卻叫外人索得一半便宜去。”馬榮心中仍有一團疑雲。

“哎哎,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沈三不正是前車之鑑嗎?”“和尚”喟然長嘆。“我已是風前殘燭,貪這錢財何苦來?”

“老丈可知道一個叫楊茂德的,莫非他也是個為財殞身的冤死鬼。”

“和尚”道:“喔,喔,楊茂德,你稍一忘形,恐也是一個楊茂德。”

馬榮詫異,待要細問,見“和尚”已掩面而臥,頃刻鼾聲已起。他明白“和尚”要逐客了,便起身退出。鬥雞眼後面怪叫道:“春雲那小狐狸精可迷人哩,今夜不要錯過了。”

馬榮思忖,原先只道是春雲與紫光寺裡的無賴閒漢廣有勾搭,卻原來與這“和尚”也有此等淵緣,令人嘆止。今夜去清風庵時倒真要百倍小心,與她周旋一番哩。

第十五章

馬榮回到內衙書齋,狄公正與李珂說話。洪參軍將幾幅山水展開在書上,兩軸頭各壓上蔥綠鎮石。

狄公示意馬榮一邊坐了,繼續說道:“李先生沒能為我畫出一幅新作,深為抱憾。這三軸舊本固然神采逸飛,氣韻生動,究竟不比新墨淋漓,澤香可觸。當然,目下這西陲邊城,絹紙昂貴,赭丹奇缺。況且作畫尚需心境,應物斯感,意態勃萌,或由於虛靜之澄慮,或由於媒介之觸機,胸中油然沛然,意內山水重迭,方能運筆生氣,潑墨豪宕。李先生近來神情索然,外惑內困,未能動筆,也可雅諒。”

李珂慚色滿面,答道:“狄老爺學識淵博,精於此道,小人感仰敬佩。正是狄老爺說著了,小人近日來感懷世態,神氣淹滯,一直無心作畫,辜負老爺垂素,十分慚惶。這三本舊作狄老爺權且收下,待日後心境趨佳時一定奉恩獻醜,多多仰報。”

狄公笑道:“我這裡先謝過了。只望李先生一諾千金,切勿惜墨如金。”一面轉身問洪參軍:“你看這三軸畫掛在哪裡合適?對了,你暫且陪李先生這裡說話,我與馬榮去後花園一趟。”

馬榮隨狄公出了書齋,轉回廊循一條細石子甬道,穿過粉牆盡頭的垂花門,到了後花園,揀一處清涼的茶縻架下坐了。

“你在城裡轉了這半日,想有碩獲。”狄公急問。

馬榮將半日的遭遇有枝有葉地細述過一遍,尤詳盡稟報了與“和尚”的一番談話。

狄公喜道:“這個‘和尚’似非尋常人物,今夜你去清風庵時找著春雲,設法打聽清楚他的經歷履蹤,與春雲究竟是何等關係。——這殺人的兇手一時雖未偵出,但去年失竊的那五十錠御金卻有了追回之望。”

馬榮點點頭,兩人踱出花蔭,循原路回到書齋。

書齋內燃著兩梃巨燭,照耀得恍若白晝。洪參軍已將那三軸山水並排掛起在書齋壁上,一時雅氣滂沛,滿堂生彩。李珂若有所思地凝望著那三軸畫,感慨不已。

狄公、馬榮進屋,李珂忙上前拜喏,狄公滿意地看著中堂壁上,撫須細賞。

李珂道:“老爺可查著楊茂德的蹤跡?紫光寺裡那宗案子委實駭人聽聞,小人只擔心楊茂德也卷在其中。”

狄公莞爾一笑。“李先生不必為那宗案子掛慮,這殺人的兇案哪能不破?目下官府尚未見著楊茂德的資訊,倘若他果真卷在案情中,也是可以勘查清楚的。”

李珂站起拜揖,正待告辭,忽想到一件事來。

“狄老爺,小人昨夜記起一件事來,適才倒忘說了,小人確曾見過那個小小的紫檀木盒。”

狄公一驚:“紫檀木盒?你想起它來了。——你是何時何地得到那玩藝的。”

“約有半年前,記得是一個老乞丐將那木盒拿來欲賣與我。木盒上粘滿了泥,我也未見著盒蓋上嵌鑲有一塊白玉。他只要五個銅錢,我怕他死乞糾纏,便買了下來,隨手扔在一個破籃裡。以後也就忘了,興許是賣與骨董鋪了,只不知如何又到了老爺手裡。”

“李先生可打問過那老乞丐,從何處弄得這木盒來?。”

“那老乞丐生了一副鬥雞眼,形狀滑稽。依他說是在紫光寺後背的荒坡拾得,又說是一個兔穴旁。他說時常去那裡掏野兔崽,捕雀兒。”

狄公道:“謝謝李先生這一番話,這木盒的來歷庶幾清晰。”

李珂告辭,狄公也不挽留,吩咐洪參軍送至前街大門,他自己則啟行走回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