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日即拔柵去。”
只是在西夏人回軍的路上,攻破了金明寨。這是鄜延路上僅次於州府的軍事重鎮,雖然比起第一代鐵壁相公時期守軍下降了很多,可仍然是重中之重。50萬大軍合圍,呂惠卿一點辦法都沒有,他只能站在延州城頭向北方凝望。
眼睜睜地看著金明寨覆滅。裡面5萬石軍糧、1000萬石草糧被焚燒一空,2800名守軍只有5個人活了下來這是必須付出的代價。
熬過了這一關,宋朝把重心轉向了西北,把之前戰績最好的人調了回來。章楶終於回到了邊境,沒有這個人,哲宗朝的輝煌無從談起。
章楶回來之後沒有急著報仇,他還是悄悄地搞著自己的小動作,看上去都是些輕飄飄的東西。比如花了很多的錢給些遊手好閒、行蹤不定的人,這些人到處亂走,誰也不知道他們的確切位置;比如不定時地派出很多小股部隊在邊境兩側遊蕩,時不時地衝進西夏那邊,殺幾個人立即躥回來;再有就是蓋了很多的小堡壘,一串串地向西北延伸,悄悄地漫過了邊界
的確都是些小動作,可西北四路一起來做,動靜就太大了。單說越境殺人這一條,到紹聖四年的四月時,西夏人總共被砍11650個,和一場超級戰役的死傷數字差不多了。
這些讓西夏人很鬧心,卻不知道章楶真正想做的是什麼。他是北宋集60年間名將招數於一身的人,精研西北戰事,幾次最慘痛的失敗在他心裡不斷浮沉,他有個空前大膽的設想。
把宋軍史上損失最大的那個坑反挖給西夏人!
這個計劃是經過他個人深思熟慮,由宋朝上層批准的,為了配合他,開封把他從原來的環慶路調到了涇原路。
涇原路的地勢更險要,有個得天獨厚的條件。西夏人想入侵,最佳途徑只有一條——沒煙峽。在這附近章楶要修一座超級軍城,用來“東帶興靈西趣天都,瀕臨葫蘆河”。從地理位置上看,這是紹聖時期宋、夏雙方最重要的地理位置。
這個論調、這個行為看著是不是眼熟?瞬間就讓人回想起了永樂城宋軍空前大敗,死傷軍民20多萬,神宗皇帝徹夜不眠,導致英年早逝。這是多麼慘痛的回憶,章楶怎麼還敢重蹈覆轍呢?
這是一個人水平的體現,敢為人所不敢為的首要條件是看到別人所看不到的東西。章楶有一個能獨立思考的腦子,他看到了永樂城之敗裡隱藏著巨大的潛在勝機,它不僅僅是宋軍的噩夢,它本應是敵我雙方共存的死穴,只看誰能在那時做到什麼。
誰做得好,就能讓對手在城裡城外流乾鮮血!
這個想法很冒險,得有足夠的膽量才能想到它,得有更大的膽量才敢實施它。在這一點上章楶是幸運的,他的親戚章惇是北宋史上膽子最大、性格最狠的一位首相,可以說這個想法簡直是為章惇量身定做的,就是要在當初倒下的地方爬起來,用西夏人最驕傲的戰法玩死西夏人!
牙眼相還,像對舊黨那樣清算舊賬。
這座城的具體地點在現在寧夏固原市原州區西北約38公里的黃鐸堡村境內,為了能順利地建起來,章楶做了兩手準備。第一,他要求西北各路除涇原以外的鄜延路、環慶路、秦鳳路、熙河路集體開工,大修堡壘,把西夏人的注意力轉移走。
第二,他秘密籌集大量建築材料加民工,先摻雜進前面四路的建築工地裡去,再悄悄地向築城點移動。另一方面他抽調了各路的精兵,有熙河軍3萬、秦鳳軍1萬、環慶軍1萬,加上涇原軍本路兵馬,共計8萬,歸他統一指揮,確保這座超級軍城的順利建成。
8萬人馬,對外宣稱30萬,接近元豐年間五路伐西夏時的一路主力軍團了。章楶沒有把它堆在建築工地旁邊單純地防守,那簡直太低能了。
軍事行動最重要的一點是掌握主動,8萬大軍要做出攻擊態勢,把西夏人壓制在邊境以外,讓他們提防、發抖、始終戒備著,等回過味兒來時,城早就蓋完了。
這才是高手做的事。
在出發前的軍事會議上,章楶反覆強調了行動的最高、也是唯一的準則——突前不許超過100裡,也就是說必須控制攻擊的範圍。這一點全軍統帥王文振沒意見,領導怎麼說就怎麼做。可是一位猛人覺得很不爽,他和他的軍隊是特殊的,100裡實在太小了,讓他們散步都不盡興。
熙河軍團苗授。
熙河軍團是西北軍裡最擅長穿插奔襲的部隊,從第一代主帥王韶開始就以比異族人更快的速度、更大的轉移範圍著稱,打仗一定要有空間、要有速度,這是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