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恭請孟太后帶著他的絕大多數後宮、全部皇室成員離開杭州,去洪州避難。
當太后老人家起駕的時候,人們發現,這位聲稱不好色,也沒法好色的陛下在短短四個月時間裡,居然把後宮美女從零發展到了數百人之多,各種妃子、夫人一大堆,真是琳琅滿目、不可勝數。小查一下,有潘賢妃、淑國夫人王氏、康國夫人蕭氏、和國夫人王氏、嘉國夫人朱氏、成國夫人吳氏、潤國夫人張氏、惠國夫人孫氏、直筆張氏、典宇孫氏、直筆劉氏、尚服朱氏、張才人等。
浪費資源,至此而極!
美女們走了,趙構冷靜地選出了自己的安全保障。不知是不是習慣使然,他仍然把開封城裡的留守大人當成了救星。
這時的留守大人姓杜,不再姓宗。
可趙構覺得這樣更好。他比較了一下,杜充的忠心和宗澤比只高不低,杜充的魄力更讓宗澤難以企及。在殺奸細、殺盜賊等方面,杜充讓整個建炎集團激賞。
嗯,儘管杜充把黃河掘開,導致金兵直接攻打揚州,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物資損失,還有“萎”事件,但他的初衷還是好的嘛。
對於這位強大的硬漢,趙構給予了足夠的權力。杜充,以東京留守之職兼任宣撫處置副使,節制淮南、京東、京西路。
趙構把開封以南直到長江邊的一大片超級廣闊的土地都託付給了杜充。這一片土地的重要性,在某種程度上比川、陝加在一起都大,也就是說,張浚剛剛創造的最大節制權力指數被打破了。
對此,杜充坐在開封城裡,發表了慷慨激昂的戰前演講,他說:“方今艱難,帥臣不得坐運帷幄,當以冒矢石為事。”
也就是說,他將以身作則,戰事發生後,會親臨第一線,於矢石交攻之間,與金軍白刃相見!多麼豪勇,這段話傳過長江,到達杭州城,整個建炎集團為之歡呼。
不久之後,金軍出動,離開封城還很遠,杜充率領留守司主力出城不是迎擊,而是快速向長江南岸逃竄。
你沒看錯,是長江南岸。杜充的逃竄堪稱果斷徹底,他一旦開始逃跑,就直接越過京畿、淮河地區,到達長江南岸的重鎮建康府(今江蘇南京)。
至於國都開封,杜充委託給他的副手郭仲荀。可是,他很快就在建康府見到了郭仲荀,原來郭仲荀把開封交給了留守司判官程昌寓。
但是,他們很快又見到了程昌寓,程昌寓又把責任推給了權東京留守上官悟這幫人在逃走時,都隨身帶了儘可能多的兵。當他們在建康府會齊時,開封城裡基本上都是些餓得走不動路的平民百姓了。
開封於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二月陷落,這座人類有史以來最輝煌、最富庶、最文明的曠世巨城,已經滿是斷垣殘壁,變成人間地獄了。至於曾經的百萬人口,也只剩下幾萬人了,其中的壯年男子只有幾千人。如果有誰走進去,除了遍地的餓殍死屍之外,什麼也看不到了。
這都是杜充的“功勞”。
既有“功”,必得賞。趙構升杜充為同知樞密院事,升官致辭裡寫道,杜充“徇國忘家,得烈丈夫之勇;臨機料敵,有古名將之風”。
杜充居然是烈丈夫、古名將!
可惜的是,名將兄不領情,當這份升職報告頒佈之後,杜充立即得了中風病,也就是腦血栓或者腦溢血,病倒了,起不來床了。此人聲稱由於身體原因,沒法辦工,自然也就沒法上任。
趙構聞絃歌而知雅意,明白這是杜充嫌官太小。這好辦,一道聖旨頒下去,杜樞密從西府升入東府,成為副宰相。
杜充的中風瞬間痊癒,四天之後高高興興地上班了。他以副宰相之職兼領江、淮宣撫使,統兵十餘萬,鎮守建康。
兩個月後,金軍渡江攻擊建康,宋軍迎戰,岳飛在都統制陳淬的率領下,與金軍激戰於馬家渡渡口。當勝負未分之時,宋軍有人賣陣逃跑,導致全軍大敗。
收拾殘部後,宋軍發現主將大人不見了。後來,他們才得知,杜充到了北岸,已經是金國人了。
杜充的故事還沒完,他在金國那邊混得風生水起,官越做越大,一點不比在宋朝時差。可見能者無所不能,到哪兒都是烈丈夫、古名將。
趙構在江南那邊憋屈得要死。杜充降敵之後,他一連好幾天吃不下飯,睡不著覺,一直被一個問題困擾著,怎麼也想不通,可必須要想通!
——我待杜充這麼好,把他從一般官吏提拔到頂級顯貴,為什麼他會這樣回報我?(“朕待充自庶官拜相,可謂厚矣,何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