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部分(1 / 4)

純紗缶�」值模�

凡此種種,不可勝計。

“歡樂”過後,蛋糕總是要切的。韓侂冑倒下,誰來繼任?平章軍國事這等階位是不用想了,誰也不敢再動用,然則宰執、太師等尊榮到底是誰的?

萬眾矚目,以官階論,只有兩個人:右相兼樞密使錢象祖、參知政事衛涇。至於史彌遠,他在政變前是禮部侍郎,是衛涇的直屬部下,連衛涇這一關都過不去,更何談越過老牌宰執錢象祖。

秦檜、韓侂冑、史彌遠,這三個南宋權臣按時間順序排列,人們會得出一個好玩的印象。秦檜是個大妖精,能讓山河變色,能使國家移風易俗。不管忠奸,這實在是大氣魄大能力。韓侂冑主掌天下,一言決貧賤富貴,一言定滅國大政,老實說,他行使的是人主之權,已經不是臣了。這也是一時之天驕,驕橫跋扈不可一世,氣焰之囂張,連聖人也低頭。

這兩人非常強勢。

史彌遠不是這樣,他是一團輕柔綿軟的風霧,遮迷了天地,籠罩了萬物,不管他是不是藉此機會腐蝕侵害了什麼,從遠處看,這團風霧還增加了美感。

他從不讓人難堪,非常講究“吃相”。

比如這次他的嶄露頭角。他先是站在遠處靜靜地看,什麼都不做。這時他真的不必做什麼,因為有人比所有人都急。

錢象祖。

這人暫時站在帝國最高峰,自然急於穩固地位:衛涇,你裝什麼好人,你當初暗地裡送韓侂冑螺鈿首飾的事兒別人不知道,俺清楚。

他走到官員隊伍中,在大庭廣眾之下掀了衛涇的老底,衛涇倒臺。

錢象祖趁機上位,成為左相兼樞密使。史彌遠補缺,進右相兼樞密使。

這裡要說一下,宋代自開禧北伐之後官場出現了最大的變局,以前相權三分,軍、政、財各不相統,尤其是東、西二府,除非戰時危急到國家安全,才會暫時集於一身。

開禧北伐之後,“宰臣兼使,遂為永制”。也就是說,這幫人一邊到處罵韓侂冑專權攬政,一邊沿著韓侂冑的路走下去,牢牢地抓住韓侂冑首創的權柄死不放手。

一邊當婊子,一邊立貞節牌坊。除了這一句,實在想不出更貼切的句子形容了。

史彌遠拜相僅一個月,家裡出事了,他的母親去世。母喪按例必須離職守孝,這樣就會便宜了錢象祖,造成獨相的局面。

儘管不情願,可事實只能如此。但奇怪的是,十天之後,居然是錢象祖被貶職外放,史彌遠成了獨相!

這個戲法變得太神奇了,很多人搞不清狀況,史彌遠是憑什麼在下課之前把政敵先打倒的呢?說起來,那實在是一整套複雜的組合拳。

他收編了臺諫官,事隔多年後再次彈劾錢象祖在韓國戚手下時打擊道學,尤其是逮捕慶元六君子的舊事。道學家們的記憶力都是非常健全的,誰得罪過他們,死了都不會原諒。同時皇宮深處楊皇后手拿御筆分發檔案,皇太子也為老師說事,如此力度,只為放翻一個區區的錢象祖,真是大材小用了。

史彌遠登上南宋權力之巔。

所用手段安靜平和,堪稱沒有硝煙。一點點的血腥、陰暗之流的招數都沒有顯示,他非常正統地、由眾多道學家們歡呼著輕鬆上位。

做完了這些,他還嚴格遵守國家制度,放棄權位回鄉守孝。他走得很堅決,哪怕皇帝在京城給他特賜一座宅第,要他就地守孝,都沒能留住他。

怎麼樣,無可挑剔吧。

這時才稍微顯露出史彌遠的本色來,所謂的“大奸若忠”不外如是,誰能挑出他半點的毛病?他何曾有過可以指責的半點瑕疵?讓人恨得牙根發癢,卻硬生生地罵不出理由,逼著敵者只剩下了一條路可走——殺。

毀滅不了這個人的形象,就只能毀滅這個人的肉體。

史彌遠守孝一年之後,趙擴派人請他回臨安上班。這不是趙擴犯賤,離了權臣就活不了,而是史彌遠在家鄉遙控朝局,每多一天勢力就增長一分,一年之後幾乎整個朝廷都在敦促皇帝,必須讓首相兼樞密使大人上班了。

皇帝只好附從眾意。史彌遠在回京的路上,被人伏擊了。

嚴格地說,是伏擊未遂。動手的是忠義軍統制人羅日願。他是支援北伐派,對史彌遠無恥乞和、不惜用本國首席政要的腦袋去取悅國仇的行為深惡痛絕,無路投訴,只好選擇刺殺。

羅日願想得很好,他聯絡了部分軍將、士兵、士人、太學生、歸正人、內侍,可以說除了頂級高官之外,各色人等齊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