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三個兒子,長子完顏守忠是皇太子,既然身為國儲,當然要承擔重任,被老爹留在了中都當字據,證明絕不放棄。幾個月後他從中都逃回開封,連嚇帶病,就此死去。這也算是為國捐軀,獎勵是國儲仍然是他家,由他的兒子繼承。
沒想到小孩子也死了。
剩下的是二兒子完顏守純,三兒子完顏守緒。按原則,嫡長子、長孫死了,繼承權在次子,可是三兒子得天獨厚,是被久不生育的皇帝養大的,所以後來居上,被立為皇太子。
這讓二哥非常惱火。
金宣宗死的那晚,皇太子殿下睡在溫暖的床上進入夢鄉,他二哥提前進入皇宮,封鎖宮門,只等第二天天亮矯詔,宣佈合法地位。關鍵時刻,三弟醒了,帶著三萬東宮衛兵直闖宮門,把二哥囚禁,才登上了帝位。
金國皇位交替不久之後,長江之南也發生了同樣的事。南宋的皇帝宋寧宗趙擴死了。趙擴的一生在這本書裡基本上沒有什麼交代。
要交代什麼呢?
趙構為萬世唾棄,是因為他有一個蓋世權臣秦檜存在。趙擴更上一層樓,前期有韓侂冑,後面有史彌遠,兩大權臣排排站,哪有他什麼事。
寧宗“寧”,真是大有學問,極其貼切。所以死也就死了吧,不解釋。而南宋在這段時間裡發生的事也很少,最刺激的也不過是幾個孩子爭糖果的故事。
頭一個孩子叫趙與願,是宋太祖趙匡胤的長子德昭的九世孫,入宮時年僅六歲。這個孩子先被賜名為,再更名為恃,又改名為詢。叫恃的時候被封為皇太子,到詢時結束。他二十九歲病死,諡號景獻,葬在杭州的太子灣。
也就是今天的杭州西湖太子灣公園所在地。
第二個孩子名叫趙貴和,是沂王趙抦的兒子,入宮時已在十五歲以上。少年人有了自己的好惡,早在入宮前就對史彌遠深惡痛絕。史彌遠迅速發覺後,安排了一個後手。
後手是第三個孩子,名叫趙與莒,是一個宗室遠族的微末子弟。他出生在紹興府山陰縣虹橋裡,他的父親趙希是山陰縣的縣尉。要查非常久遠詳細的族譜,才能確定他是德昭的十世孫。當宋寧宗廣召趙宋宗室十五歲以上子弟入宮篩選時,他已經十八歲了,正在母親的孃家由舅舅撫養。
趙與莒,不僅出身微末,還幼年喪父。
這個孩子沉默低調,有著兩宋皇室間從所未見的堅忍。這種素質同樣被史彌遠迅速發現,他決定推薦這個孩子去給沂王趙抦當世子,以代替入宮的趙貴和。
趙貴和被賜名為“茲”,趙與莒被賜名為“貴誠”。
貴誠的生活在沉默低調中繼續,哪怕一步登天當上王爵的世子,也沒有讓他改變。天知道他從哪裡學到、養成的大地一般深沉厚重的理性,在深淵般不可測的大貴之家中保持著平靜。
竑則截然不同。
這位曾經的王爵世子,如今的帝國皇子表現出了卓越的才智、高雅的情趣以及鮮明的愛憎,真是一位受過優秀教養的良品少年。
在皇宮深處,他保持獨立思考,清晰地記著在外界所看到的史彌遠專政的惡果,決心在不久的將來,自己登基之後,為帝國徹底剷除這一毒瘤,為宋朝還一片朗朗乾坤!多麼偉大、正義的理想,環顧四周,他還缺什麼呢?
缺一個美麗的傾聽者。
一朵美麗的解語花適時出現在他身邊,這個美人精擅音律,每每與他單獨相處在花園深處,靜靜地聽他不凡的抱負,比如他在地圖上找到海南島的瓊崖說,今後如得志,必絕配史彌遠八千里,到這裡編管史彌遠轉眼就知道了。
那美女就是權臣閣下派來的。
之後的歲月繼續安靜,每個人都像往常一樣生活,直到宋嘉定十七年(公元1224年)閏八月,宋寧宗臨死前的那一晚。史彌遠先派人通知沂王世子趙貴誠作好即位的準備,然後把宰執大臣、專司草詔的翰林學士都隔絕宮外,另召直學士入宮,替他矯詔。
一夜之間,偽造詔書二十五道。
廢立皇太子是個系統工程,涉及的方方面面實在是太多了,只說其中最關鍵的三道詔書。第一道,改立貴誠為皇子,賜名趙昀;第二道,進封皇子趙昀為武泰節度使,成國公。
截止到這裡,趙昀與趙竑的地位已經平等。注意,趙竑此前是皇子,並非皇太子。政變成功之後,史彌遠命人把這兩道詔書的簽發日期前移四天,造成是宋寧宗親自決策的假象。
第三道詔書則是給皇子趙竑加官晉爵,封他為濟陽郡王,出判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