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臨上前來坐下,他鎮了鎮心神,悠悠說道:“長安城穩固的很。”說完,屏退了所有的宮娥還有侍監。
“哦?”太后疑惑了好一會兒,湊上前去,“可是我聽宮娥說”
“那些都是謠傳,如今反賊兵臨城下,自然會有些謠傳。”
太后沉思一下,面容輕鬆了一下,掐著佛珠,“那就好。”
李君臨慢悠悠的起身切一口茶,“給母后看茶。”
哦太后一個音符拖的很長。她試探性的問,“那青侯那邊”
“兒臣前來,正是為了此事。”李君臨嘆一口氣,“各路勤王之師不過片刻便可前來長安城,這些反賊最終的結局必然是死路一條,可是,我聽說青侯並沒有參與在內。”
太后怔了一怔。似有似無的撇了一眼李君臨。
李君臨輕鬆的笑了一笑,“可是,又據說青侯也調兵前來長安了,不知是勤王還是?”
太后不置可否的低了低頭。
李君臨起身,“還請母后隨兒臣出南門去問候一下青侯。”
太后想了想,輕笑一聲,大概是明白了李君臨的意思,只說了聲:“不用了,哀家自去南門與我父親說說。”
李君臨轉過身來,“多謝母后。”
太后喚了宮娥前來。剛走兩步,又回頭說道:“皇上如今長大了,可不要忘了你父皇當年的教誨。”
李君臨頓了頓,當年自己的父皇也是因為一個貴妃差點誤了整個大唐朝的江山。
君王之愛,也如君王之狠。
可是這個妃子,是他的生母。那年,他親眼見到自己的生母吊死在自己的面前,那皚皚白雪,他抽離隨身的佩劍,割了自己的手掌,那時候他便立下誓言,此生決不重蹈自己父皇的路。
李君臨捂了捂胸口,忍不住乾咳了一聲。
終究是天命不可敵。
當年,他的父皇一條白綾就賜死了他的母后,期間肯定有萬分的不得已,只是到臨死前,老皇帝都沒有說過當時的他究竟是怎麼想的?也許,到最後,江山抵得過一切?
李君臨回到宣明殿,所有的臣子都在那裡候著。
宰輔上前說道:“反賊退兵至城外了。”
“為何?”李君臨有點喜悅,又有點不可相信,忽然,他下殿來,盯著宰輔看,“你將將傾一貴妃的事情都散播出去了。”
“皇上!當年先皇也是因為一個貴妃,差點誤了整個大唐朝的基業,難道皇帝想要重蹈覆轍嗎?”
李君臨的面色有點慘白,他上殿去,取下尚方寶劍,一劍橫在了宰輔的面前,“長鳶貴妃是朕的生母!傾一貴妃是朕的髮妻!”
“皇上”群臣皆跪下。
宣明殿,死一般的安靜,李君臨晃了兩下,被侍監扶住,“皇上保重龍體。”
宰輔再次說道:“傾一貴妃是反賊潛伏在皇上身邊的刺客,她殘害瞭如此多的大臣,按理該當處斬。”
“皇上”又是一聲沉重的哀嚎聲,群臣都跪了下來。
“皇上”
李君臨晃了兩晃,暈了過去。
☆、大結局
李君臨暈了一天;醒來時候,藥聖半夏紫蘇正侯在龍床下;藥聖捋了捋長長的白鬚,“皇上憂傷過度;還需靜養。”
“傳當朝宰輔來。”李君臨乾咳了兩下。
百官侯在宮門外多時,聽到聖旨下來;宰輔馬上進寢宮來。
李君臨一下子蒼老了許多;就像當年的老皇帝一樣;他揪了揪錦被,側過臉,“愛卿;長安城的情況如何了?”
宰輔猶豫了一下還是開口;“太后出南門遇刺,青侯臨著八萬兵,已經兵臨城下了。”
李君臨瞪大了雙眼。
宰輔繼續說道:“慕容欽言明,今日午時時候,兵臨大明宮。他是要逼宮了。”
噗
李君臨一口血湧了出來。
“皇上,保重龍體。”宰輔老淚縱橫,“當年安恆之亂,也沒能動搖大唐朝基業,如今如今怕是無力迴天了。”
李君臨掙扎了兩下,“扶朕出宮。”
“皇上”
李君臨剛剛踏出寢宮,只見大明宮已經亂了起來,內侍門到處奔走,儼然一副大廈將傾的模樣。當年的安恆之亂,大明宮都未曾如此亂過。看來,大唐朝是真要亂在他的手裡了。
李君臨被攙扶著到大明宮的宮牆之上的時候,遠處金戈鐵馬而來。慕容欽的大軍已經攻進了長安城裡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