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最愛湊成親的熱鬧,街尾孫家趕在年節前嫁女,自是需要人手頗多,葉家兄弟扯上阮正禎去幫忙,葉淺玉帶著阮正慧去瞧新娘子趕嫁妝。孫家院子前後的院子門敞開著,由著街坊們自由出入,孩子們便一趟又一趟的來孫家湊熱鬧。
孫家女兒回門這一天中午,孫家擺酒席待客,席面從街頭擺至街尾,清風街上家家戶戶出動幫忙。街上有喜事,主人家一般會親自出面來請得各家的長輩們,順帶邀請各家年青人到時出面幫著招呼客人。阮老太爺夫妻和葉老爺夫妻受了孫家人的邀請,他們自是坐了主人家安排的正席,他們四人慢慢的吃用出來,瞧見一街的年輕人,正在清理打掃著狼籍的桌面,互相之間歡喜的笑著誇孫家的姐夫各種的大方行事,四位老人家眉眼含笑起來。
葉懷方和女方家裡已定下夏初成親的日子,那時清風街上的人家,又會跟著同樂一番。阮老太太頗有些感嘆的說:“我活到這麼老,第一次見識參與這樣熱鬧的大喜事。難怪囡囡常說清風街上的人好。”葉老夫人笑容滿面的點頭說:“街上有些分家搬出去的人,回來跟我們說,沒有那一條街上的人,如我們街上的人一樣,這般的相處如一大家人。有大事時,只要主人家出來說一聲,各家各戶都會主動派人出來幫忙。平時,我們也一樣是關緊門戶,過著自家的小日子。”
阮老太爺跟葉老爺笑著說:“孫家疼愛女兒。”葉老爺瞧著阮老太爺的神色,笑起來說:“我們街坊處得好,孫家的女兒,幾乎是一條街的長輩們瞧著長大的。每家每戶的賀禮,都是非常的豐厚。聽孫家的大小子說,男家人瞧著女家過去的街坊禮單,那一家人的眼睛都瞪圓起來,覺得迎進門的媳婦。應該是怎般的出眾,才能贏得眾人這般的喜愛。”葉老爺輕笑起來,清風街嫁女。歷來勝過別的地方。
葉老爺笑過之後,想起女兒葉大美,他的眼裡又閃過傷懷之色,清風街人家的定禮厚,也厚不過大家大戶來往的禮。阮老太爺想起自已嫁女兒。他感嘆的說:“芷兒出嫁時,家裡兄長剛剛出來自立,弟弟們要讀書。我們做父母的人家,心裡不管如何的疼愛女兒,可是也要一碗水端平出來。如今家裡日子好過了一些,她的兄長提及她出嫁時的事。總是說委屈了她,說以後要補償在囡囡的身上。”
葉老爺聽他這話微微愣怔起來,他抬眼瞧著阮老太爺提及葉淺玉時。那滿眼的慈愛神色,又趕緊壓下去心裡的懷疑。葉老爺很快的笑了出來,笑著說:“囡囡有福,得到外祖一家人的呵護,親家大哥。我可要細細跟你說,你們可不能太過縱容她。女子在孃家太過嬌縱。一向會隨心意行事,將來嫁至夫家,不會低頭過日子,那樣終究是不會太好。親家大哥,你們教導囡囡如教導她孃親這般,我覺得已經是足夠有餘了。”
阮老太爺聽明白葉老爺話裡的意思,他笑著說:“囡囡或許不如她孃親在家時那般的能幹,但是我覺得她容易知足感恩,將來的日子,一定不會過得差。”葉淺玉在孃胎裡未曾保養好,出生後多病,這樣的孩子如果太過聰明,一般都會是薄命之人。阮老太爺夫妻對葉淺玉從來沒有往聰明那方面培養過,他們覺得這個孩子只要平安無事的活著,便是女兒一家人的福氣。近年來,葉淺玉各方面表現得平平,阮家人和葉家人兩家的長輩們反而心安不已。
葉老爺和阮老太爺回到家,葉淺玉和阮正慧兩人迎了出來,葉淺玉歡喜的問:“外祖父,爺,孫家姐夫人好不好?他們說孫家姐伕力大無比,一人可以搬動四張大桌子。”阮正慧在一旁同樣瞪大眼睛瞧著兩位老人家,葉老爺和阮老太爺面面相覷後,兩人笑了起來,葉老爺笑著說:“囡囡,是誰家小子說這話來哄你們高興?那個孫家姐夫是讀書人,瞧著是一個勤快的人,他只是幫著孫家人一塊挪動了一張桌子,便給大家扯著坐下來用餐。”
葉淺玉和阮正慧兩人歡喜的知著拍手對掌,她們笑著對葉老爺和阮老太爺說:“他們沒有哄到我們兩人,我們兩人說不信,孫家的小五子說爺和外祖父能幫他作證明。”兩個小女子拉扯著出院子門,嘴裡還嚷著說:“走,我們去找孫家小五子討公道去。”葉老爺和阮老太爺笑瞧著兩個小女子出門,阮老太爺笑著說:“禎禎,慧慧,兩人性情寧靜,我總覺得他們不似孩子性情,如今瞧來,還是我們家的人太過好靜,養得孩子們一個個性情安靜。”
葉老爺聽這話笑著說:“囡囡未去你們家之前,只要紀家小六在家裡面,她總要趕過去跟他吵一回,拿一堆吃食回來招呼哥哥們痛快吃。現今,她和紀家小六也能相處好,兩人湊在一塊還能說上兩句話。親家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