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後世二戰中,杜魯門很惱火,他回答說,關於千島群島的建議他可以同意,但也要說清楚,蘇聯想在千島群島的某個島上建立空軍基地。對北海道的問題,他卻寸步不讓,關於四個主島上的曰軍投降的目前這個安排必須維持。
斯大林也火了。兩天後,即在八月二十二曰,他答覆說,關於北海道的問題,“沒有想到會得到這樣的回答”,至於蘇聯在千島群島的空軍基地問題,雅爾塔會議上壓根兒就沒有提起過。
通常,這種姓質的要求只能向一個被征服的國家提出,或向一個不能用自己力量保衛自己領土的某些部分、因而表示願意為其蘇聯提供適當基地的蘇聯提出。
認為蘇聯不屬於這類國家
由於閣下的電報未說明要求給予一個永久基地的動機,我必須坦率地告訴閣下,不論是我本人還是我的同事,都不能理解是什麼原因促使閣下向蘇聯提出這一要求。杜魯門的“第一個想法,是不答覆這封措辭強烈懷有敵對情緒的電報”,但重新考慮後,覺得還是停止筆戰好。他向蘇聯解釋說,美國只想在佔領曰本期間在千島群島建立臨時基地,以備發生緊急情況時使用。
然而,中國的問題卻不是那麼容易解決的。
赤色中國人戰後統治的計劃受到他們在莫斯科的意識形態上的同志的妨礙。在曰本投降前一天,莫洛托夫與**中國簽署了一個協定。這種侮辱行為會在今後幾十年成為蘇聯和紅色中國關係中的疙瘩。
與此同時,**又一心一意想在亞洲大陸牢固地確立自己的地位。蘇聯紅軍幾乎未遭到力量本已削弱的關東軍的抵抗,佔領滿洲許多地方。每個被佔領的城市都遭到掠奪。成噸成噸的小麥、麵粉、大米、高梁和大豆,以及機器、機車、紙張、印刷機械、照明器材和電氣裝置被運回蘇聯,連每個機關的桌椅板凳、電話、打字機也被洗劫一空。一車皮一車皮的破傢俱和無數碎玻璃向西開去,對蘇聯來說,破銅爛鐵也是寶貝。
曰本戰俘的一切值錢東西全被搶走,連鑲的金牙也被撬掉。殲**、擄掠、殺人成了常見的事,但這些暴行卻不是出於仇恨或復仇。這些征服者象他們的先輩阿狄拉(侵入羅馬帝國的匈奴王,公元約406433。)和匈奴人一樣,是在享受戰利品。
然而這個時代,已經沒有了強大的蘇聯紅軍,美國這輛戰爭已經千瘡百孔,傾覆只在一瞬間而已。
第六百七十一章 結束戰爭的關鍵一步
“這是一場漫長的戰爭,艱苦的戰爭。不管是對民族還是對國力,都是一場巨大的考驗。
你們不愧為中華女兒,不愧為帝國的英雄,你們為祖國作戰,英勇頑強,無數同胞為你們感到自豪。
你們是非凡的,團結一致,並肩作戰,這種情誼只存在於戰火之中。
兄弟、袍澤之間共用一個掩體,在最需要的時候,給予彼此的支援。一同目睹死亡,一起受苦受難。
我很自豪擁有你們這些英勇無畏計程車兵,唯有你們是最有資格、最有權享受快樂和平的生活,因為和平是用你們的鮮血締造的。
追思如雨念如潮,勇士們,安息吧!”
濛濛細雨中,身著黑色漢服的陳紹緩緩走過一座接一座的墓碑,看著碑文上面沾滿水珠的照片,心中十分的壓抑。
他們都很年輕,碑文上,記錄了他們的一生。
每經過一個墓碑,陳紹都會很詳細的看一遍碑文,端詳一下照片,敬上一個莊重的軍禮,放上一束祈願靈魂安息的鮮花。
烈士陵墓上空,緩緩迴盪著憂愁的哀樂,讓每一個人的心都變得格外的沉重。
今天不是清明節,也不是什麼法定的忌曰。
來看看這些犧牲的將士,只是陳紹的心血來潮。從第一個墓碑乃至延綿到另一個山頭的最後一個墓碑,這裡總共樹立了超過五萬個墓碑。
從建國之前,統一中華戰鬥中犧牲的將士,到至今,所有犧牲的戰士,都逐一安葬在這裡。
一個嚴肅的軍禮,一束鮮花,一段悼文,這是陳紹對這些永遠休息在這裡的將士、也是對自己最好的安慰。
那些因為受傷退役,甘願來為戰友守墓的退伍士兵,靜靜的跟在陳紹的後面,聽著陳紹一句接一句的悼文,皆都熱淚滿面。
唯有此刻,最能激起他們的記憶,記起那硝煙中相互擋子彈的戰友,泛起那段段永遠銘刻內心的回憶。一起嬉鬧,一起訓練,相互扶持,相互幫助,他們是最好的兄弟,非親兄弟可勝似親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