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海軍,勇者無敵,每戰用我,用我必勝。”
隨著章雲的話音一落,攻擊艦隊的幾十艘軍艦上,同時爆發出震天怒吼聲。所有在忙碌的海軍官兵,邊做邊跟著喊道:“蛟龍出海,海鷹馳騁,中華海軍,勇者無敵,每戰用我,用我必勝。”
三艘航母上,執行戰鬥警戒的戰機緊急降落,補充燃料彈藥。隨著一架架俯衝轟炸機被降到機庫,一架架戰機從機庫中被吊起,摺疊的機翼被放開,加註燃油檢查電子裝置、彈藥。所有的艦載機飛行員穿戴完畢後,也都集中的戰術中心瞭解具體的戰鬥分配。
航母的防空人員也都開始就緒,大唐號上,艦島四周的四座127毫米防空炮,六座88毫米雙聯裝防空炮,八座35毫米防空近防密集陣裝置。航母甲板四周總共十二座35毫米防空密集陣裝置、八座75毫米雙聯裝防空炮。強大的防空火力網,構成了航母的最後一到防空網。
自從防空密集陣開始裝備軍艦的時候,便取代了軍艦上的防空機槍,強大的火力,最高射速每分鐘超過四千。配合中遠射程的高射炮,形成中遠近三層防空網,盡最大的努力為航母防禦來至空中的危險。
密集陣裝置中,粗長的六管加特林,旁邊是長寬高超過兩米的巨大供彈裝置和彈藥存放點。四個座位分佈在密集陣的四個角,每個座位由一個海軍士兵負責。瞄準,供彈,計算,射擊等四個操作手。為了確保足夠的命中率,複雜的控制,高出普通的防空炮和防空機槍很多。
瞄準、供彈、射擊就很好理解,計算的工作就很複雜,因為他是配合航母和旁邊軍艦上的其他密集陣,計算最合理的彈道,進行火力組網。他的座位上,還有一臺帝國最先進的計算機,為他提供最快的彈道計算。計算手也是四個人中最累的一個,因為他要保持冷靜的頭腦和敏捷的思維,還要快速將計算好的彈道告知瞄準手。
這就是中華的密集陣,在真正的軟體戰鬥系統控制時代帶來之前,人工的作用才是這些武器發揮的大腦中樞。直接影響到武器效能的發揮。這也為什麼中華的海軍走過了那麼多年,並每年還需要大量的新兵。就是為了訓練大量的合格海軍官兵。能上艦進行實戰的海軍官兵,各個都是精英。
不管是巡洋艦上的密集陣還是驅逐艦上面的密集陣,都和航母上面的一樣,一座近防密集陣都需要最少四個海軍士兵操作。當然還有不同的,航母上面的高射炮是固定的高射炮,而巡洋艦和驅逐艦上面的主炮,都是和德國一樣,能夠高平兩用,足夠高的仰角,不管是驅逐艦上面的雙聯裝105主炮還是巡洋艦上面的三座三聯裝203毫米主炮,都可以搖身一變,變成強悍的防空武器。
滿載排水量達到兩萬多噸的新型省級巡洋艦,其功能要求完全和主流海軍國家大相徑庭。比起美國的阿拉斯加級大巡洋艦,滿載排水量34000噸,三座三聯裝305毫米主炮,副炮6座雙聯裝127mm,防空武器40mm高炮56座,20mm高炮34座,最高航速32節。
中華的第二代省級巡洋艦顯得更加的輕巧,沒有巨大的主炮,沒有如此多的高射炮。因為中華的巡洋艦在設計的時候,就完全是按照防空的要求來的。合理的佈局,能夠使得火力的發揮最大化,而不是一味的追求高射炮的數量。
滿載排水量24000噸,三座三聯裝203主炮,沒有副炮,88毫米雙聯裝防空高射炮12座,40毫米雙聯裝高射炮24座。最主要的是,比起第一代的防空巡洋艦,第二代的省級防空巡洋艦上,多出了二十座防空密集陣。有效射程達到6000米的密集陣能夠在艦隊上空500米到4000之間形成密集的火力覆蓋。是艦隊真正的保護神,因為海戰中,來至高空的威脅目標並不多,更多是四千米到五百米之間的艦載機活動範圍。
強大的重油熱力迴圈燃氣輪機,四軸推進,賦予它強悍的機動能力,最高速度達到了34節。大大加強了它在海戰中的生存能力,也能夠更好的執行防空任務。
和巡洋艦一樣,如今的中華驅逐艦也都是屬於第二代,第一代的驅逐艦基本上都已經被淘換到海巡部門,成為訓練艦和巡邏艦。艦上只有艦首罕見的一座雙聯裝105主炮。剩下的空間,尾部是直升機機庫和起降平臺,中間除了一個體積很小的煙囪和狹長的艦橋外,基本上全部裝上了密集陣,從中間部位到艦首的主炮後面,擺放了八座防空密集陣。船舷兩側,餘下的空間,都是反潛武器。
比起第二代省級巡洋艦的兩萬四千噸排水量和兩百多米長的個頭,驅逐艦怎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