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部分(1 / 4)

普通炸彈撞擊目標後,彈頭內的引信觸點接通,在小於一毫秒的時間內使雷管發火,從而引爆炸藥發生爆炸。當鑽地彈撞擊目標後,由於延時引信起作用,所以,雷管這時並不發火,而是經過300毫秒以上的延期作用,才發火並進而引爆炸藥。

在後世二戰中,英國就曾用過初級的鑽地彈,攻擊德國的地下兵工廠和潛艇基地。只不過稱之為砸地更貼切一點,和高腳杯差不多,並沒有真正實現鑽地的能力。美國因為日本在太平洋島嶼上的暗堡,在二戰中也有研發鑽地彈,但貌似並未投入實戰,小日本就跪了。

鑽地彈,中華已經研究了多年,就像是矛和盾的發展。防禦工事與熱兵器發展淵源很深,但最初只是散兵坑、暗堡、地道、戰壕等。特別是伴隨著武器越來越先進,威力越來越強大,來至空中的打擊越來越嚴重,促使地下防禦設施與技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伴隨著二戰的開始,不難發現,戰爭中巧妙地利用地下防禦設施保護人員、儲存物資、與敵周旋,進而創造出以劣勝優戰績並不少見。

特別是在歐洲戰場和澳大利亞,不管是軸心國還是同盟國,都修建了大量的地下防禦工事。不但能夠用來防禦作戰,還能夠安全性的儲存彈藥。

就是東南亞盟軍,也修建了博力和沙耶瓦這兩座城市。裡面的地下工事十分堅固,本來是要應對日本人的登陸戰,沒有想到這兩座城市面臨的敵人是中華軍隊。

為此,陳紹也決定動用最新式的侵徹戰鬥部和導彈的配合打擊方式,去摧毀盟軍在東南亞地區的兩個防禦堡壘,降低中華士兵的傷亡。

鑽地彈之所以引起陳紹的重視,是因為它能夠滿足一些國家在軍事上的需求,完成普通炸彈無法完成的任務。矛和盾之說,是中華自古就有的。既然敵人築起了堅固的盾,那中華就需要更加鋒利的矛。

想摧毀敵人的地下堡壘或倉庫,但卻不想對地面目標造成過大的破壞。由於用普通炸彈難以實現這樣的需求,所以,陳紹便把目光瞄向了能夠鑽地的彈頭。

經過多次的試驗,鑽地彈與同等威力的普通炸彈相比,不僅體積小,而且重量輕,造成的附帶損傷很小,不僅可以破壞敵方加固的地下軍事目標,如堅固的防禦工事、地下指揮所等,也可用於攻擊藏在極深冰層下的敵方潛艇等目標。

特別是當鑽地彈配合導彈時,殺傷力也會變得更加巨大。

鑽地導彈一般由載體和侵徹戰鬥部組成。載體一般為導彈彈體、航空炸彈彈體及火箭等,其運載功能是使侵徹戰鬥部在末段達到足夠的速度。

侵徹戰鬥部由內侵徹彈頭、高爆裝藥和引信組成,侵徹頭一般為高強度鋼或重金屬合金材料,採用破片殺傷方式,引信通常為延時近炸引信。侵徹戰鬥部一般採用大長徑比,因武器攜載能力限制,其直徑一般不超過50厘米。

此外,為進行精確打擊,彈上還裝有控制、導引機構。

當然,中華的鑽地彈種類也有很多,也有能夠透過陸地火炮或者艦炮發射的鑽地彈,不過效果並沒有空投和導彈好,所以也並未大量的使用。

為了敲掉博力和沙耶瓦,擊垮東南亞盟軍的戰鬥意志,陳紹拿出了最先進的裝備,還是那種只知道效果還未經過大量試驗的裝備。

鑽地導彈配合二炮的首戰,陳紹要讓這支部隊在國防軍體系中,大放異彩。

第四百二十一章 蒙巴頓歸西

“轟!轟!”

連續不斷的爆炸聲從博力城裡傳出,這座東南亞小城現如今已經完全籠罩在硝煙烈火和塵煙中。

第六集團軍的主力部隊前進到博力外圍,在修起臨時防禦陣地後,後方的火箭炮部隊也開始對博力展開新一輪的炮擊。

震耳欲聾的爆炸聲,攪亂了盟軍本來就不穩的軍心。

蒙巴頓正在指揮部裡面來回踱步,從開戰到現在,他已經想到了很多結果,但都沒有想到局勢會是如此艱難。只有三天,從仰光邊界到博力,中華軍隊只用了三天的時間。中間還橫跨了一條不小的河流,讓他著實難以接受。

如果這裡是平原,這樣的進攻速度只能用超慢來形容,可這裡是山林,沿路更是防禦陣地無數,這樣的進攻速度,可以讓任何人為之震驚。

任由抖落的灰塵落在身上,蒙巴頓已經沒有時間去在意這些東西了。炮擊是進攻前的準備,這點誰都明白。

“那些中華士兵都是鐵人嗎?連續三天的進攻,還不休息一下。”由衷的評價,沒有夾雜任何立場和想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