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戰爭的。請問,長期戰爭所需要的石油將如何補充?”
伏見宮博恭王作為日本海軍的老人,比山本五十六還要深的海軍資歷,和東鄉平八郎同一時期的海軍靈魂人物。作為一個老人,原本該在家中頤養天年的他,在永野修身擔任新的聯合艦隊司令之後,不得已再一次進入了御前會議,成為了軍令部總長。
作為一個老海軍,特別是日本聯合艦隊日益壯大的時候,戰爭血液石油一直都是擺在日本眼前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日本聯合艦隊總共擁有大小軍艦三百多艘,每天的耗油量,能夠算破好幾個算盤。
因為現在已經不是當初燒煤的時代了,燒煤的海軍艦艇也基本上從各國海軍中絕跡。儘管比起燒煤的軍艦,燒油的軍艦強大了不只是一點半點。但耗油量,實在是一個很大的難題。
石油對軍隊來說,已經和生命比肩了。
鈴木貞一繼續說道:“有關石油問題如前所述。一旦演成相當長期的戰爭,守住庫頁島北部、印度尼西亞的石油是絕對必要的。另外,透過美國斡旋,從蘇聯和歐洲方面補充也很必要。總之,應盡一切手段,儘量取得大量石油。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國內煉油也需要大力進行。天然油年產量僅50萬噸,但人造石油生產最近頗有進展,明年年產量可達60萬噸,如果將現在計劃的和正在著手興建的部分加在一起,可達相當數量。
再者,庫頁島北部的石油決不是少量的,現在年產不到80萬噸,但這是由於以前蘇聯妨礙的結果,不然即使使用現在裝置仍可生產幾十萬噸,加上蘇方所得140萬噸,可達170…180萬噸,這是一個相當可現的數量。
總之,石油問題應該一面儘量設法從海外取得,並努力提高國內生產,另一方面應努力節約國內消費,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鈴木貞一心中還有很多的想法,只不過現在已經沒有說出來的必要了。
在他心中,只要不爆發日華戰爭,單憑美國從經濟上施加壓力,還不至於使繼續對美戰爭陷於不可能。還能從美國以外的地方取得相當數量的石油。只是航空用汽油,中華貨最好,日本此時還不能煉製高階汽油。以前就從秘密渠道中,進口少量的中華航空汽油。把從美國進口的航空燃油和中華的航空燃油相比,美國的航空燃油,只能姑且還算可以。
同時,他對自己國家的工業,也有一種深深的失望。
軍令部總長伏見宮博恭王道:“關於石油問題,大體是否可以這樣理解,即取得石油並沒有可靠的希望?還要提一句,對於依賴蘇聯供給一事不能抱多大希望,唯一的好辦法,就是保證印度尼西亞石油的安全,辦法只有武力的一種,希望帝國的海軍能夠加把勁。”
聽著兩人的一問一答,東條英機這時候開口道:“在進行和美國同盟談判時,取得石油是我最關心的問題。當時我曾就日本獲得屬於美英資本,但歸荷蘭所有的荷屬東印度(印度尼西亞)石油問題,以及將來允許日本參加荷屬東印度石油企業等問題詢問過美國,美國的回答是,戰前,佔領區的一切物資全部劃歸日本所有。
另據英國所說:美國在阿拉伯半島獲得的石油量,已超過同盟國去年9月到現在的耗油量。
還有,蘇聯不顧英國的需求,正在忠實地履行對美經濟條約,正從蘇聯運往美國相當數量的石油。此外還從羅馬尼亞得到大量石油,因此蘇聯對於石油並不擔心。蘇聯有足夠的石油。戰爭消耗,並未對蘇聯石油造成太大的影響。
和美國締結同盟的結果,必將導致中華對日實行全面禁運,且導致中華全面禁止出口,這實是我們最痛苦處,以前我們能夠透過一些渠道獲得的石油和鋼鐵,現在一分也得不到。因此,我曾提議,必須讓美國進一步加大石油對我們的輸出量。另外,關於庫頁島北部石油問題也曾委託美國向蘇聯進行斡旋,庫頁島的石油,不能繼續填補在遠東地區的準備戰事中,必須快速運回國內。或請蘇聯不妨礙日本在該地的石油企業。遠東地區和西伯利亞平原上的軍隊石油供給可以從庫頁島就近獲得,但美國必須在六個月內,保證有五千萬噸的成品燃油進入日本本土。”
其實東條英機說得輕鬆,蘇聯運石油給美國,其實是和美國換武器。而日本則是想要空手套白狼,說道遠東軍隊的石油需求,要是沒有蘇聯龐大的機械化軍隊,日本能夠安心守住北方的土地嗎?
軍令部總長伏見宮博恭王再一次說道:“荷屬東印度石油資本屬於英美,荷蘭政府已流亡英國。因此,德國雖已佔領荷蘭本國,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