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不肯返回,可臨機處置”的口諭。可現在,他卻不得不護住這二人,原因很簡單,有人給他王哈兒捎了話,這謝觀星的命,無論如何一定要保住,至於原因,你王哈兒有膽子就問。
王哈兒身後是有靠山,但是這靠山只有自己活著才會有用,所以王哈兒立刻給自己找到了兩個合適的理由。
其一,謝方二人雖不是影衛,卻是刑訊司總捕衙門的人,從某種意義上說,也就是他王哈兒的屬下。保住二人,也就是保住了自己的面子,同時更昭示了他王哈兒已將刑訊司和總捕衙門視作了自己的禁臠。其二,劉半山遲遲未能捕獲,這謝觀星也就成了自己最後的誘餌。雖說連王哈兒自己都不相信那劉半山會傻到留在京都,其後再傻到去找謝觀星談論交情,可誰能斷定,親手殺掉兩個忠心耿耿屬下的劉半山是不是已經瘋了。而那些監房內被拼湊起來的碎紙,讓王哈兒多少有些相信,這劉半山的出逃,和這個謝觀星有些關聯。
很快王哈兒就會發覺自己的決定無比正確,這或許是一個巧合,又或許是冥冥中的安排,可無論出於什麼原因,王哈兒無疑是命運的寵兒,因為,對於皇城內的某人而言,這謝方二人確實立了大功。只不過這大功不是因為查出了老君村的隱秘,而是因為經過這翻折騰,讓那個“某人”,摸清楚了道門的底線。
就在王哈兒一行返回京都,老君村內的火光也漸漸連成一片之時,寂靜了許久的隱月宗大殿外的某處陰暗角落忽然傳出了微弱聲音。
“師兄,師父他老人家可是老糊塗了,就由著這些人肆意妄為?”
“小六,不是師兄我說你,你倒是懂得個鳥,師父他老人家高瞻遠矚,目光如炬,豈會沒有安排?那姓張的理戶不好好寫書,非要捲入宗室之爭,留著何用?師父他老人家這是順天應人,大道存真,真假難辨,總之是高明無比,非你我這樣的小人物可以揣測。”
“師兄,若是如此,那當日我們去馮成府中又是做甚?你莫不是被師父罰面壁罰的傻了?”
“小六,你倒懂個鳥,你師兄我到今日才明白師父他老人家的良苦用心,只是不便說給你聽,至於面壁,那是師父他老人家對你師兄我的歷練,以師父他老人家的英明神武,儀表堂堂會看不出你師兄我道根深種?面壁?除了師父他老人家和你師兄我,這百多年了,你可有聽過第三人?”
“那倒也是!”
“就是嘛!天將降大任於斯人我,好歹要苦苦心智,像你們這樣的水準,想要去面壁,只怕再等二十年也沒有機會!所以說嗎,師父他老人家大智若愚,道心。”
某人的話還沒能說完,大殿內卻是傳出一聲叱喝。
“三德,少拍馬屁!三更之後,自上問心石歷練,明日子時方可下石,若少了一個時辰,再面壁十年!”
(本章不好寫,拖了一日構思,見諒!)
卷三 一粒青豆 第31章 玄絲做禮
若依著影衛總領王哈兒的意思,刑訊司的刑房總庫是個很好的地方,總有些損壞的刑具需要有人備案、修繕、清潔。更重要的是,不論誰進了刑房總庫,那他這輩子多半也就被釘在了此處,因為刑訊司的刑房,什麼時侯也不會閒著。
王哈兒能有這樣的打算也在情理之中,那潛入刑訊司給自己捎話的人雖本領高強,卻走得是江湖上的路子,自己雖然看不出這中間的水深水淺,卻也不能由著謝方二人再給自己添麻煩。既然老君村這等地方都能讓二人逃過一劫,那便是其人還有氣運,倒不如先尋個地方閒置起來,好好窩上一陣。若是其後再有人攔阻,正好探探這二人身後背景來處!
不過,王哈兒的打算終究沒有落到實處。那個可能的背景,也將王哈兒嚇得半死,一道來自當今聖上的旨意,徹底將王哈兒搞得有些糊塗。
“影衛總領王哈兒公忠體國,清心秉正,善辨英才。朕思其功,感其德,明其志,皆堪棟樑,今加封殿先行走,忠信勇武將軍,以彰其行,欽此。”
這等旨意,若沒了“善辨英才”四字,那便通順了許多,可定要加上這麼一句,又不予以特指,他王哈兒著實想不通。
這聖上到底要他王哈兒如何?給這二人加官嗎?
王哈兒決定到仁厚街柱國將軍府走一趟。這謝方二人要是當今聖上埋在自己身邊的“暗樁”,旨意中何需說得如此明白,若是“明樁”,那五柳巷離刑訊司是不是有些太遠?雖說依著張小四所言,其人確有人暗中保護,可張小四的言語未必可信,那陳小虎明明密告自己,若非張小四阻止,早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