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老兒,小老兒家中還有兒女老伴,著實受不得這等驚嚇,大人釣魚便釣魚,寫書便寫書,只是莫要再對小老兒說出這等言語,小老兒一尋常百姓,只認袋子裡的制錢,旁的事,實在沒什麼興趣。”
那張福斜眼看了那老孫頭一眼,看著京都方向似是自語道:“如何會不懂,只是他們都在裝糊塗罷了!”
理戶張福的猜測,似乎是一個瘋子的胡言亂語,可這番言語若是傳了出去,遠在知北城的某位將領一定會對此大感意外。
張福說得沒錯,此次京都的混亂,確實和某位皇子有關。只是這位皇子,也是在三日前才知道”噬仙鈴卷“是個什麼東西?若不是得一位道門的高人教誨,他怎麼也想不到,世間居然還有“鈴卷”這等的物什?對於傳說中的噬仙鈴,單瑾早有而聞,紅鈴“應諾”’,黑鈴“索命”’。可單瑾何曾將這紅鈴黑鈴放在心上,他堅信一點,這黑鈴白鈴不過是針對一些“小人物”罷了!傳說中的東西難免失實,假如一個尋常百姓得了紅鈴,卻想要殺死噬仙鈴的宗主,那噬仙鈴應不應諾?而索命,也有很多方法,因為人總是要死的,等了幾十年,若是那個人真的死了,噬仙鈴卻說是他們殺的,至於手法,不告訴你,你倒是敢問?
所以說,在單瑾的腦海中,只有利益,噬仙鈴也不例外,可是當那名道人給自己講了噬仙鈴卷的來歷,單瑾這才真正意識到,自己這次,麻煩大了!
卷四 緣起噬仙鈴 第10章 黑衣老者
事情確實像單瑾想得那樣,當一個人或一個組織擁有了某種權利之後,信義這東西,也就不再那麼重要。不過,那些權利的擁有者,在他們自以為洞破世情並開始極端蔑視百姓口中的“信義”時,又往往會想盡辦法,將這種“信義”推崇至登峰造極。原因無它,對這些權利的擁有者而言,但凡講信義的人,都不會太“聰明”!
當然,世事無絕對,有些時候,即便是你極度討厭某種水果,可還是要硬著頭皮吃下去,“信義”也是這樣。這是一個值得討論的話題,在權利的擁有者當中,誰該對誰講信義,好像並不取決於個人的素養,更多的時候要看誰的拳頭更硬。噬仙鈴無疑是一個頂尖的存在,它確有足夠的實力去逼迫某位國主尊守“信義”,但是還有一些更為至高的存在,就是噬仙鈴和玄門道宗也未必惹得起。這些人看起來不問世事,蹤跡難覓,可是所有醒言大陸的王者都非常清楚,一如神秘莫測的登雲海,只要這些人中還有一個活著,醒言大陸上的“祥和”就只能是一個天大的笑話,而那平靜下到底蘊含怎樣的殺機?活著的人永遠無法知道!
從那名叫馬三德的道門“高人”口中,單瑾得到了一個訊息,自己收買的那個昌餘掌糧官員手中,居然有一張“噬仙鈴卷”,而據三德道長所言,這鈴卷表面上看,不過是一張類似骨質的薄片,若得火燒,這薄片會扭曲翻轉成鈴狀,色澤也會跟著變紅。單是看這鈴鐺上的鬼面圖騰,這火燒而成的鈴鐺雖與江湖所傳之噬仙紅鈴並無多大不同,只不過是一個能響,一個徒有其表罷了!可真正知道這內情的人卻明白這中間的差別,只有這“噬仙鈴卷”,才算得上真正的噬仙紅鈴,因為如果有人以此鈴要求“噬仙鈴”應諾,即便要殺的是噬仙鈴的宗主,那宗主也必須乖乖的將自己的腦袋提來。
這就是實力的差別,尋常百姓能見到個誰?就是有了噬仙紅鈴,倒是能想起多大的人物?天下的宗室豪門,當然也可以在閒極無聊時考慮把某處的天給捅個窟窿,可你是不是該先付夠了買竿子的錢,至於這錢的多少?噬仙鈴說了算,而且這杆子也不能給你,免得你捅錯了地方。可要是有人遞給你一根杆子,再附送上一句話,“你想捅誰就捅誰!想捅哪裡就捅哪裡!想讓誰捅就讓誰捅!”那這差別可就真的大了。
單瑾沒辦法不信這道士所言,對方既然能輕易闖入自家府第,又對那昌餘官員的事情知道的一清二楚,若只是想謊言相欺,總需有個原因?其人能將這“噬仙鈴卷”的事情告知,無非能帶來兩個結果,其一,自己由著那官員前往武山,撤回安置在武山的人手。其二,趁著其人尚在京都,立刻傳出訊息,奪取“噬仙鈴卷”,左右自己派出的人手一直在暗中跟隨,以赤鷹傳訊,應該很快。
單瑾想了許久,最終做出了決定,且不論這等希罕物什是如何落入那昌餘糧官手中,若由著此人拿著,怎會比放在自己手中妥當。可要動手搶奪,那便要講個快字,不能再等到了武山後動手。這叫“三德”的道門高人,年齡不大,卻如個老頭般嘮嘮叨叨,想必口風定然不緊,若旁人也早早得了訊息,又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