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不像話,竟然在東翻西翻。她說道:“你們不能動少爺的東西。”
這兩個舅舅對石堅祖孫恭恭敬敬,對綠萼也是禮貌有加,那可是皇后娘娘身邊的人,可對紅鳶就不同了,她可只是石家一個小丫環,立即斥責起來。
石堅終於看不下去,他站了起來對兩個舅舅說道:“舅舅,侄兒突然想到了一副對聯,現在送給你們。”
“好啊,”兩個舅舅大喜,那可不是對聯,是金子。
石堅又對紅鳶說道:“紅鳶姐姐,請你幫我磨墨。”
他特地在紅鳶前面加上姐姐兩個字,還加重了語氣。
然後他在紙上寫道: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居深山有遠親。
紅鳶和綠萼看到這對聯在一旁忍不住咯咯笑起來。
這兩個舅舅看到這副對聯時,羞愧告辭。
紅鳶看到石堅為了替自己出氣,竟然氣跑了兩個舅舅,開心地在他臉上親了一口。
又過了幾天,到了收割莊稼的時候。老嫗說想要看看她買的田地莊稼如何。老太太為了買這些地,竟然摔斷了腿,石堅也想看看老太太到底買了什麼樣的田。於是答應下來。
正文 第二十三章 海客
更新時間:2010…6…26 8:08:32 本章字數:4376
看到閉門在家一心只讀聖賢書的石神童,這些農夫全停下了手中的生活,站在田裡觀看。他們看到石堅雖然年幼,可氣質沉穩,面冠似玉,加上西北風將他的白袍吹得衣袂翻飄,他們感覺這個少年就好象天上來的。
石堅來到老嫗所買的田地裡一看,結果讓他大失所望。不過想想也就釋然,老嫗本來就是和州城一個秀才的女兒,在秀才的管教下,她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婦德是有了,可不會經營,石家後來的衰落固然因為石堅父母早喪,也與老嫗有莫大的關係。就更不用提農活了。她認為只要買了地,到時候收收租子,就不愁以後生活。可田地和人一樣也分三六九等的。
老嫗當時買地時急於求成,不問好歹,除了少許的良田,其餘都是一毛不拔的高地和澇地。今年雨水不足,澇地還要好些,可高地那些佃農幾乎沒有什麼收成。這些佃農看到新東家,想要求免了今年的租子,可想到這個少年可是未來的宰相,他們又不敢得罪。
老嫗問清了原委,才知道自己買錯了地,瞞怨那些人哄騙她。石堅知道自己現在的影響力,老太太這番話說出沒有關係,那些賣地給老嫗的地主就惶恐不安了。他問起現在的地價,又問了老嫗買地的地價,老嫗才明白人家也沒騙她,的確是按照劣地的價格賣給她的,只有怪自己沒有見識。
結果老嫗信佛心軟,看到這些佃農家的情況,不但沒有收到租子,反而一家一戶給了幾個小錢讓他們度日。回到家中後,老嫗想到自己沒用,買個地也買不好,連聽故事的心情都沒有了。
石堅就說道:“其實那些地也不是沒用,利用好了,也會有收成的。”
老嫗說道:“我的怪孫兒,那些人家真可憐,人家都說你是天上星宿下凡,你就幫他們想想辦法吧。”
“奶奶,那是人家胡扯的,咱們自己可不能說。”
“奶奶知道,做人要謙虛,咱們只能關起門來偷偷樂,不能對外人講。”
關起門來偷偷樂?石堅想不到老太太居然還來了一句冷幽默。紅鳶和綠萼捂起嘴在邊上笑。
石堅的確有辦法,對於那些低地可以讓佃農種植蓮藕。他經過農村看到現在大宋還沒有出現用田地種植蓮藕的方式,蓮藕都生在池塘裡,而蓮藕成熟要到秋末甚至到了冬天才能踩挖,很費事。蓮藕價值很金貴,一般都是切成薄薄的片,當成果子來招待客人。其實石堅前世在沿江一帶已經看到許多人家用澇地種植蓮藕,比種莊稼收入還高。至於高地可以種植棉花。現在宋朝南方部分地區已經有了這種植物,只是由於紡織工業的落後和其他一些原因,還沒有在宋朝普及。石堅想要取得棉花的種籽還很容易,反正現在離育種的時間還遠著。
可是到他準備來到州府求陶知州幫這個忙時,他又轉了回來。他是在猶豫,他知道朱元璋曾用強制的辦法在全國推廣棉花的種植。可這是在宋朝,還重視糧食的生產,不知道自己這個舉動會帶來什麼影響。到不是他擔心種植棉花後農人抽不出棉紗,至少他知道好幾種比現在更先進的手工抽紗機和織布機的設計。他是擔心棉花種植後,會影響到其他糧食的生產。在豐收之年還好,在荒年難免會受到其他大臣攻擊。比如上次自己不就抄了一首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