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出來。明白了永恆與剎那的平微石堅還會擔心?自己安排下去,以後是好是壞。事在後代所為了,自己也無能為力。
出了這麼大事。朝事也別議了,趙禎帶著群臣到了呂夷簡家中弔唁。追封呂夷簡為邪國公。太子太傅。可呂夷簡的三兒子呂公著憤怒地看著石堅,說道:“石不移,這回你稱心如意了,朝中再沒有人向你掣肘。想做怎麼做就怎麼做了”。
石堅看著這個愣頭青。不生氣,反而笑了起來。他伸手在呂公著頭撫摸了一下。小夥子還想掙扎,可那有石堅快。但石堅摸完後,立即松下手去,對他說道:“記好了,權利有多大,職責有多大,而不能是權利有多大小就會能享有多少福利與優待。也不是威風就有多大。越上位,每一行一動。就關係到無數蒼生幸福,更要如履薄冰。小心翼翼才對。”
前者以己利謀官。這是最可恨的謀官型別。可也是大多數謀官者的想法。中者是己名己權謀官。呂夷簡王安石之流,很難說他們有多壞,可他們的存在往往有時候比那些貪官還要壞。清名遠揚。天下傳頌,皇帝信任小但獨霸朝堂,不容他言。當然王莽非是此種人,他是竅國大盜,與臣沒有關係了。後者也就是現在的父母官,前世的公僕,可真正做到的有幾個人?
石堅只是想這個愣頭青,也是後世聞名的長者,與著名宰輔記住這句話,從父親死亡的陰影中走出來,以後為宋朝增加一名好臣子罷了。
死者已死。但呂夷簡的死亡終於震醒了柔弱的小皇帝。從他記事時,後字就沒有平靜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