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1 / 4)

小說:掌門立志傳 作者:換裁判

這是好事啊!老天爺餓不死瞎家巧兒,林卓美的鼻涕泡都快冒出來了,這是誰這麼不開眼啊?咱這沖霄門落魄成這副摸樣,連祖宗留下的基業都保不住了,居然還有人肯上趕著拜師。

他卻是沒有想過,這沖霄門再落魄,那也是修真門派,比起一般武林門派穩穩當當高出一頭,尋常的什麼武林大豪,江湖俠客,甚至飛天大盜,他們寧可招惹官府也不敢招惹這些修士。再加上這些修士們壽命普遍都長,沒事還喜歡在縣城附近招搖地飛上幾個來回,在普通的升斗小民眼中,這些人就是活神仙。

那些在舞陽山的門派雖說大多還都離不開俗世,可在挑選弟子上卻都非常嚴格,每年下山挑選弟子時都極為認真,要有靈根才可入門,否則任你豪門公子富家少爺,一概都不搭理。畢竟這些年輕弟子代表著一個門派的未來,若是年輕弟子跟不上,再大的家業也會逐漸敗落,最終被人滅門,這沖霄門就是個很好的例證。

林二叔的朋友就是個想讓孩子修仙的,整天盼星星盼月亮,好不容易盼到有這麼一戶從舞陽山上下來的,又正好租上自家的房子,那位爺當然願意將孩子送過去,哪怕先去沏個茶倒個水,那也是在神仙跟前混飯吃的,說出去臉上也光彩。

林卓點了點頭,又看向李婧兒和童雨,問了問他們的意見,雖說這兩個年紀還小,遇事也都沒什麼主意,可畢竟是沖霄門除掌門之外僅存的修真者,象徵性的詢問一下還是很有必要的,也讓他們感覺到自己很受到重視。

果然,林卓的話一問,兩個小的頓時滿面紅光,大有翻身農奴把歌唱的意思,囉囉嗦嗦說了一大套道理,不過中心意思只有一個,這個徒弟可以看看,若是根骨好就收下,根骨實在不行,就先作為外門弟子。

還外門弟子?林卓心說你倆倒真是不怕風大閃著舌頭,咱這沖霄門連我算上就三個修士,內堂弟子都沒有呢,就想著收外門弟子了?

雖說倆孩子有些異想天開,不過支援此事的意思卻是肯定的,林卓一拍桌子,釋出了接任以來的第一號掌門令:吃完早飯全派搬家,去舞陽縣的那套宅子中落腳,等到門派復興之日,再將這祖宗基業奪回來。

第六章 舞陽縣

舞陽縣新任縣令程德全最近很鬱悶,

從官運上來看,雖說七品縣令不算大,可這位爺以四十二的歲高齡考中進士,成了一名候補知縣,在候補了不到一年的情況下被吏部任命為正式知縣,這應該是好事。

從當官的地段來看,這舞陽縣又是個遠近聞名的富裕地方,程縣令雖說是北方人,可自幼也聽說過這江南著名的魚米之鄉、錦繡之地,能到這種地方為官一任,這也應該是是件好事。

可當這位新任縣令滿心歡喜的來到舞陽縣時,他才發現自己錯的離譜,原以為自己在未來三年之內,將是這富裕之地的父母大人、百姓主宰,誰知道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如果給舞陽縣的各方勢力進行排名的話,那麼他程大人毫無疑問是最弱的那個。首先這地方有修士,修士這個物種的起源沒人知道,可自打這個物種出現之後,他們本身就具有了超越一般認知的特權,無論是百姓、朝廷、還是江洋大盜,沒人願意得罪他們。

這件事程大人認了,畢竟當今皇上還請了天下最富盛名的修士去做國師呢,他一個小小的七品縣令惹不起修士,這是很正常的事情,沒什麼不可接受的。

第二,程大人任職的舞陽縣,不但是南華府內最大最繁華的縣城,同時也是府尊大人治所所在,縣令大人也是在來的路上才知道,自己成了那句俗話中的“知縣附郭。”

這件事程大人也認了,畢竟官大一級壓死人嘛,何況這府尊大人的治所也不是他自己定的,而是朝廷定的,這麼多代的舞陽縣令不也都熬過來了嘛。大不了自己聽話一些,有好處多給府尊一些,彼此熟悉了之後,想來日子也不會太難過。

唯一讓他不爽的是第三件事,舞陽縣內的商人,確切的說是舞陽商會副會長;糧商劉寶山。

你說你一個賣大米的牛什麼啊?修士壓我一頭,府尊壓我一頭,你個賣大米的也敢壓我一頭?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因為舞陽縣後衙毗鄰菜市場,每天上午都有很多小販高聲叫賣,這嚴重的影響了程大人家公子程秉的課業,程夫人愛子心切,便要求丈夫在縣裡尋找一處僻靜地方,娘倆一起搬過去住。

程大人也知道兒子讀書是正經事,還真就上了心,撒出三班衙役滿縣城的找房子,功夫不負有心人,還真讓他找到一處。程大人到那宅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