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部分(1 / 4)

小說:殘影斷魂劫 作者:絕對601

去籠絡相合之將,確保同一方勢力,有人遊說他相助皇上,另要有人勸過他趁機謀反。大夥兒能結成一黨是最好,忠心耿耿的可予重用,若是中途顧慮良多,或是懷有二心者,則須依旨嚴辦,起殺雞儆猴之效,防止有人想走回頭路,此外”平若瑜似是專與上官耀華唱起了反調,問道:“為何不集中力量,勸他們同來相助?先將謀反勢力結為一線,也可說是平定內亂,一致對敵才是?若是說辭各不相同,豈不將他們的腦子也攪昏了?”上官耀華本也想問,一聽平若瑜所言相同,硬是壓下到了口邊的讚許,冷哼道:“誰說謀反勢力便能處處相合?你去尋民間的起義亂黨啊!等不及你多說幾句,早給他們亂刀分屍了。”平若瑜吐了吐舌頭,小聲道:“那麼兇做什麼?人家也不過是隨便說說。”

沈世韻答道:“正要如此,方能通達其功!試想,眾將本就在兩重選擇間徘徊不定,難覓去路。咱們站在全然不同的立場勸他,恰好如實反映出他腦中相爭的兩方觀點,彼此激烈衝突下,才能豁然開朗,看清自己的真正心意,認準其中的一條路,便始終走下去。而免去他們心意不專,左搖右擺,所帶來的麻煩。”福親王道:“原來如此,娘娘此舉,不過是從另一角度,幫他們下決心而已。”沈世韻道:“到時才易於分辨同黨,便如平小姐所言,集中兵力攻擊對手。最高明的戰略,則是劍走偏鋒,在兩方一力挑唆,借他人之力滅去對手。再趁他們人困馬乏,一舉拿下,由合作者轉為主僕,易於操控。此上所議,均限於內因,真要確保萬無一失,還須仰仗外因之助。現今朝廷中數得上名姓的高手,大多已經過和談,為我所用。但那些個御林軍,每個人都算不成如何了得,集結成隊,卻也令人厭煩。單是分心對付這群人,就能耽誤下不少時間。如能將他們調離京城,遠遠遣出,則大事可成。”

多爾袞附議道:“若是外邦藉機攻打邊疆,皇上就不得不派軍出征,正好遷走宮中主力,方可暢行無阻。但我大清兵馬,驍勇善戰一向是出了名的,那些異族倒也有自知之明,不敢貿然與我等敵對,盡是些蠻子在左近鬧事,早有兵力出行圍剿,不但成不了氣候,也難以變動軍事調配。”沈世韻道:“本宮曾修書一封,可遣人送與蒙古、西域、突厥一帶部落。直言本宮欲發動政變,想請各位首領同時出兵配合。為刺激其好勝之心,我可先行許諾,只要將來本宮奪得大統,今時一戰,凡是給他們兵力侵佔下的土地,全可劃入對方疆土。如此一來,他們屢次作亂,原就是為多劃分些領地,既有這般優厚條件,還怕他們不全力作戰?”

福親王道:“這計策好是很好,但將來娘娘若要翻臉不認人,恐怕難平他們心意,再生變亂。”沈世韻微笑道:“本宮一言九鼎,說過給他們,自然就是給他們,卻要反悔什麼了?”福親王一怔,道:“可娘娘一旦履行承諾,豈不將大清版圖割得七零八落?於實現大一統可不利啊?”

沈世韻道:“外邦邊夷之地,本就人煙稀少,大清徒佔一塊掛有虛名的空地,又有何益?若是劃分給異族,他們自當在此種植畜牧,再將所得向大清進貢,我朝更可多得一批外在收益。日子也不必多,每年一次即可,就如從前的女真與大明”福親王打斷道:“我想,我有必要提醒您,女真正因不滿大明苛政律條,這才興師謀反。最終攻下山海關,佔得了大半江山”沈世韻道:“明朝既因苛政而亡,我大清為何不可吸取過往經驗,勵精圖治?此際預先將條件談妥,令他們歸心臣服,大清同樣可以派兵保衛,助他們抵擋外敵侵略之災。歷來動亂皆因基本民生難保,現而他們的一切心意,咱們都儘量滿足,那還有什麼不滿?要當真不知好歹,那也不必對他留情。”

多爾袞道:“話是不假,但真要付諸實際,到底是過於冒險了些。不如先等對方回信到了,再做考量。”上官耀華道:“要是都如王爺一般謹小慎微,史上不少實力懸殊之戰,也都不用打了。俗話說‘富貴險中求’,再等對方迴音,數月延過,又不知宮中另有多少變故。須知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前段時期王爺與朝鮮國之女成婚,內外多經籌辦,各有損耗。同時借大喜之期,眾人想必心力懈怠,換句話說過了這個村,也就沒這個店了。”多爾袞冷冷道:“據聞小王爺足智多謀,不損一兵一卒,便將凌貝勒從魔教手中救了出來,只怕用兵如神也無過於此。可是倚仗著令尊大人的才幹?不過你二人並非親生父子,那就很有些奇怪了。”

另一位老者道:“原來如此,那麼韻貴妃要我們做什麼?邊疆之亂,我等公然相助哪一方,恐怕都有些說不過去。”沈世韻道:“不錯,再言道遠水難救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