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不好,哪怕因禍得福也無法將二人自先前生死離別的悲傷之中立刻拉回來。
靜坐了片刻,莫問站起身砍了兩段樹枝為老五固定了斷臂,老五心粗神大,開始謾罵南海龍族不講義氣。
“老爺,你好像清楚了一些。”老五看著已然有了淺顯輪廓的莫問。
“不需一個對時就可恢復實體。”莫問走到灰燼旁側,蹲身捏起了那枚已經小了許多的狻猊內丹。
“老爺,你可算了吧,要去你去,打死我都不去東海了。”老五猜到莫問想要幹什麼,急忙先行堵路。
“此時確實不是良機。”莫問點頭說道。
“老爺,你怎麼能捏它?”老五湊了過來看著莫問手中的狻猊內丹,狻猊內丹雖然小了許多,卻仍然炙熱難當。
“我手上沒有俗世汙濁之氣,自然不受高溫損傷。”莫問說道。
“老爺,你現在能不能上天?”老五抬手上指。
莫問聞言搖了搖頭,“若要飛昇非徹底去除體內濁氣不可,我此時仍有濁氣在身,修為並無太大變化。”
“那不成了狗咬豬尿泡?”老五很是失落。
莫問微笑搖頭。老五看不到莫問的表情,誤以為莫問生氣他打錯了比方,急忙出言說道,“我是說咱倆白忙了一場。”
“那倒不會,此時我只有右胸銅錢大小的傷處濁氣難除,其他部位已無凡人濁氣。”莫問搖頭說道。
“有啥好處?”老五追問。
“無有濁氣就不會受傷。”莫問隨口說道,雖然他言語平靜,內心卻並不平靜,他此時的情況與佛門的不死金身很是類似,僅次於道家的金光罩體
第三百七十三章 再見天寧庵
古語有云: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說的是福禍在有些時候可能會互相轉換,此語符合陰陽變換的道家易理。
莫問自然懂得這個淺顯的道理,但他還是忍不住後怕,因為並非所有的壞事都會變成好事,此番因禍得福著實僥倖,自身五行屬水,有內丹凝成,元神不傷,三者缺一此時就是骨灰一抔。
“老爺,你的意思是不是以後沒人能傷的了你?”老五歡喜的問道。
“天仙之下無人能夠傷我,除非他們知道我的弱處。”莫問環視左右試圖尋找容器存放狻猊內丹,環視過後並沒有找到合用的器物,“走吧,先行尋處落腳,待你傷好之後我們回返道觀。”
“老爺,先前那條龍是什麼修為?”老五單手背上了包袱,跟隨身影虛幻的莫問撥草前行。
“龍王當是天仙修為,龍子遜之。”莫問隨口說道。
“要不等我傷好以後咱們還是把這個內丹送回去吧,留著總是個心事。”老五改變了主意。
“送回內丹可以,報仇就免了。”莫問緩緩點頭,經過了與東海龍族的爭鬥,他清醒的認識到自身實力的不足,當務之急是回返道觀潛心修行,而不是四處惹是生非。
由於先前的爭鬥發生在城外的山野之中,且發生在白天,故此火光和爭鬥並未驚動官府和山外的百姓,莫問也沒有出山,自山中尋了一處廢棄的草廬暫時棲身。
草廬不大,幾間房舍還算完整,臥室,炊房一應俱全,這種草廬在各地的山中經常見到,大多是受道家和佛家影響進山結廬,避世清修之人建造的,但建造者受不了山中的寂寞,加之想念親人,幾天的熱血冷卻之後就離此而去。
尋到落腳之處,莫問立刻盤膝打坐,聚斂靈氣。而老五在燒熱了土炕之後,跑到炕上倒頭酣睡。
不管是外丹術的小周天行氣法門還是內丹術的大周天行氣法門,都有上清宗的共同特點,那就是在練氣之時只需心平氣和而無需守空守中,打坐的同時莫問趁機對自身此時的靈氣修為進行了內察,發現狻猊內丹的火氣雖然焚去了體內的濁氣,對其靈氣修為卻並無很大的提升,丹田裡的內丹在保住了他生機的同時也將其靈氣修為保持在了先前的狀態,狻猊內丹所發出的靈氣並沒有被煉化吸收。
最大的變化還是本體的變化,世間萬物都由陰陽二氣凝聚而成,其中有良性的靈氣也有惡性的濁氣,靈氣令事物向好的一面發展,而濁氣則令事物向壞的一面發展,單以活物為例,若是受到了傷害,其體內的靈氣會逐漸癒合傷口,而傷口癒合的緩慢則是因為體內有濁氣拖累。他此時的情況並非不能被傷害,而是在受到傷害之後可以憑藉靈氣瞬間將傷口癒合。
至於右胸的傷口,他已然使用龍鱗護住,隨著靈氣的聚集,本體的恢復,這片龍鱗會嵌入皮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