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使臣魚貫而入。
殿內烏壓壓的跪倒一片,我極目望去,透過敞開的殿門,可以清楚的看到殿外的空地上,參禮之人整齊的跪伏。
“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太極坐在我左側,嘴角勾起的淡淡笑容,全身上下無處不散發迷人的傲氣與自信。
臺階下,贊禮官手捧祝文,從一側走到中央,朗聲念道:“惟丙子年四月十一,滿洲國皇帝愛新覺羅皇太極感昭告於皇天后土之神曰:朕以眇躬嗣位以來,常思置器之重,時深履薄冰之虞,夜寐夙興,兢兢業業,十年於此,幸賴皇穹降佑,克興祖、父基業,征服朝鮮,統一蒙古,更獲玉璽,遠拓疆土。今內外臣民,謬推朕功,合稱尊號,以副天心。朕以明人尚為敵國,尊號不可遽稱,固辭弗獲,勉循群情,踐天子位,建國號曰大清,改元崇德元年”
我激動得全身顫慄,訥訥得說不出話來,只覺得面對此情此景,百感交集,無語凝噎。
少時,底下眾人列成左右兩班,我抬眼望去,只見多爾袞與科爾沁貝勒巴達禮、多鐸與豪格雙雙從左邊班列中站出,同時嶽託與額哲、杜度與孔有德雙雙從右邊班列中站出,他們每兩人合捧一枚皇帝御用之寶,表情凝重肅穆,一齊上前跪獻至階前。
我仔細瞧著這八個人,有滿有蒙又有漢皇太極即將成為一個統治滿蒙漢三族的皇帝,而不再是侷限於滿族的大汗。
“博格達徹辰汗萬歲——萬歲——萬萬歲——”
“寬溫仁聖皇帝萬歲——萬歲——萬萬歲——”
“大清皇帝萬歲——萬歲——萬萬歲——”
震耳欲聾的歡呼聲連綿不絕的由殿內傳至殿外,呼聲雷動,幾乎每個人都是興奮的在振臂呼喊。
我正倍感心神激盪,忽然從一角傳來細碎的爭執聲,先還動靜不是很大,可沒過幾分鐘,吵鬧聲居然穿透熱鬧喜慶的樂聲直達整個大殿。
皇太極眼底射出一道犀利的寒芒,瞳仁愈發顯得黢黑深邃。
大殿上正跪伏膜拜的人齊刷刷的把頭轉向那一側,我細眯起眼,角落裡光線不是很足,可依稀瞧服飾打扮,也能辨認出是兩名朝鮮人。
這兩個人
如果沒記錯,是朝鮮國王懼怕大清有異動,而特意派遣至盛京的使者。略瘦些的名叫李廓,另一個叫羅德憲。
瞧這架勢,兩個人皆是硬邦邦的直著身子,任由一旁的侍衛撕扯拉拽,只是不肯屈膝下跪。爭鬧間兩人衣衫俱裂,神情相當狼狽,然而臉上的傲氣卻仍一成不變。
皇太極微微蹙眉,面現不悅之色。今天是他登基稱帝的大日子,卻沒想朝鮮人居然敢如此直面拂逆,這真好比當場扇他耳光,讓他下不來臺。
我暗暗焦急,突然人群裡跳起一個人來,衝著羅德憲上去便是一拳。羅德憲慘呼一聲,仰面翻倒,那人跳到他身上,揮拳便打。李廓在一旁被人拽住胳膊,眼看著同伴被毆,卻只能不斷聲嘶力竭般的怒吼咒罵。
“住手!”皇太極冷喝一聲,伸手遙指,“多鐸,不得無理。”
多鐸低咒一聲:“走著瞧,遲早要讓李倧跪在這殿上”悻悻退下。
李廓和羅德憲狼狽的扶持而起,羅德憲滿臉瘀血,嘴角淌著血絲。
“汗阿瑪,朝鮮使臣無禮,論罪當誅!”豪格啟奏,底下眾臣頓時紛紛依附,七嘴八舌的主張拿這兩朝鮮人祭天。
我忐忑不安的看向皇太極,他面無表情的看著羅德憲和李廓,雖然相距甚遠,可那看似平靜的目光到底還是讓這兩個朝鮮使臣打了個哆嗦。
“你們兩個”他緩緩啟口,聲音冷凝,猶如凍結的寒冰,“如此行徑,想必是李倧授意而為了。”
羅德憲和李廓聞言,面色大變,正待解釋些什麼,皇太極已搶在他們開口之前,冷哼道:“李倧讓你們對朕這般無禮,無非是想借朕的手殺了你們,讓世人覺得是朕先行挑起釁端,殺戮使臣,好使朕背上背棄盟誓之名”
羅德憲和李廓表情扭曲,一副義憤填膺卻偏又被皇太極硬逼著吞下蒼蠅的痛苦模樣。
“朕就在盛京等著李倧送交人質如果仍是執迷不悟,便如多鐸方才所言,朕自然有法子讓他親自到這裡來給朕下跪!”目光一寒,“你倆的不敬之罪,朕當教你們的大王如數償還!”
一席話語速平穩,波瀾不驚,偏又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
殿上群臣振奮,就連那些蒙古貝勒們也都一個個嚷聲叫好。
羅德憲與李廓面如死灰,頹喪的被侍衛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