樣分佈的:地理位置坐落於蓬萊仙島西面,大體是一個橢圓形,當然只是這樣說而已,肯定不是筆直的曲線,同心州島邊部,也有很多的半島、海灣、河流入海口等等地形地貌。橢圓的分佈方向是兩邊(也就是南北方向)距離長,東西方向距離短,嗯就像我國的寶島臺灣島的形狀一樣。當然了臺灣島的面積只有3·6萬多平方公里,而同心州的面積為150多萬平方公里,同心州的面積是寶島臺灣島的43·7倍大。各種地形地貌的面積也不同。
而同心州分為三大部,北部、中部、南部。北部主要是高原、沙漠等地形地貌;中部主要是平原、森林、湖泊、河流等地形地貌;南部主要是盆地、沼澤、山地等地形地貌。
北部就是高原和沙漠,因此環境上,就沒什麼好說的了,一個詞代替:‘荒涼’!大家想想青藏高原那人跡罕見的景象,就差不多是北部高原的情景了!還有就是,北部地區的高原,之所以被稱之為北部高原,就是因為它處於同心州的西北部,是由相對起伏和緩山地、寬谷和盆地相向分佈湖泊廣佈,冰緣地貌發育,內外水系密佈,而組成的。
而從高原上流下來的河流水源,大半以上的河流,都是流向了海原大沙漠了,小半部分河流,流到了中部草原地區了,滋潤了草原的生長!還有一小部分河流,直接就奔流著進入海中了。
而作為北部的另一個主要部分,那就是海原大沙漠了,名字的由來,是因為沙漠的位置在同心州的東北部地區,而又夾在北部高原和萬里海之間,所以修士們就將此沙漠命名為海原大沙漠了,稱其為大沙漠也不過分,因為海原大沙漠的面積,達到了21萬多平方公里大小!
雖然相對於蓬萊島上,一些沙漠的面積,達到了過百萬平方公里大小來說,21萬平方公里大小的沙漠,確實是太小了點!但是對於同心州,這個只有一百多萬平方公里面積大小的大島來說,已經不小了,佔了同心州總面積的百分之14大小呢!!
沙漠中除了一些適應沙漠氣候和環境的動植物外,也就只有多種多樣的沙漠乾旱地貌型別了。當真是人跡罕見啊!也是啊,修士們都向往著美好優越的修煉環境,除了一些體修之外,還有誰願意來這樣的地方修煉呀!
中部地區就比較有生機感了,草原、森林、湖泊等環境遍佈,中間穿插著各種大大小小的山脈、河流,將各種環境分離開來!界限分明!造成了同心州中部地區,生態環境比南北兩個地區更加的生機勃勃,一派原始風光。
而同心州之同心名字的由來,也是由中部的一個地方得來的。這個地方有一個湖泊和一個湖中島。湖叫同心湖,湖中島叫島心島!同心湖方圓大約有13萬平方公里大小,而島心島方圓大約有3萬平方公里大小。
那麼同心州為什麼叫同心呢?這就要感嘆大自然鬼斧神差的奇妙了!同心湖和同心州都有“同心”二字,原因就是同心湖的位置,正好位於同心州的中央處,湖的形狀也和同心州的形狀差不多,都是南北距離長,東西距離短。本來同心州的形狀,就像是一個橢圓似得,而同心湖也像似一個橢圓形狀的湖泊。
因此,這樣從高空往下俯視著同心州,就會發現同心湖和同心州,像是同一個圓點一樣的雙圓,更妙的是,在同心湖當中,還有一個小島,其實說是小島,面積也不小了,方圓有3萬多平方公里大小,快相當於一個臺灣島的面積大了!
而且更妙的還在後邊,同心湖裡的這個小島的形狀,和同西湖、同心州的形狀都相差不大!所以說從空中往下俯視著同心州,就會看到這樣一個情景:裡外裡的,有三個圓,而且三個圓的形狀都一樣(高空看,距離遠,即使有些差別,也不礙大事)。真是壯觀呀!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的歎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差啊!!
就是因為這個原因,修士們才將這個大島命名為同心島(同心州是暎�l後來改的),將島中央的大湖泊,命名為同心湖,將同心湖中央的小島,命名為島心島,寓意著島中心湖泊中的島嶼。
同心湖水平均深度在五千多米深,水中各種水生生物多不勝數,而島中島上平原、山脈、河流、沼澤、山地、森林等等也是樣樣齊全,不過沒有高原和沙漠!
雖然中部生態環境,都很美好優越!但是除了那些修為不高,或者是未化形的聖靈外,一般很少有修為高深之輩駐足此地,就算是來中部地區,也是多去繁茂的森林地區,去尋找各種天才地寶,其他時候一般都在南部的兩山盆地內。
而同心州的南部地區,沼澤、盆地、山地交相分佈。而山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