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說一遍,其它都交給他自己,看他怎麼辦就怎麼辦。
但真要那樣的話,秦朝更擔心引發蝴蝶效應,害人無數。
如果還當在玩遊戲,好壞隨心,死上幾萬幾十萬人都很簡單。
現在就算是在玩遊戲,秦朝都不會那樣做。遊戲玩得越久越有感情,也越空虛,與眾多老玩家一樣開始尋找遊戲的內在。小說創作也是對遊戲的一種內在追求,即使都是由自己筆下虛構而成,也都該擁有自己的靈魂。只有一絲一毫也是,也比只有漂亮的軀殼要好。
第五章 獨在異鄉為異客
對別人負責,也是在對自己負責。改變喬峰,也是在改變自己。
靈魂是不像**一樣實實在在,但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區別不在**,而在靈魂。
北冥神功的核心不在三十六路經脈穴道圖上,而在心法上。在還未見識過真正的北冥神功之前,秦朝就很用心地研究過北冥神功,在實驗中假設過各種可能性。明知虛構是很可笑,失敗了更是可笑,但如果人類連創造北冥神功的想法都不敢有,北冥神功還如何正式誕生?
也別說什麼三十六路,最難的還是第一路。
有其一就有其二。
在見識真正的北冥神功之前,《天龍八部》的幾個版本都被秦朝讀了一遍又一遍,反覆地思考和摸索書中的武功體系,盡力將之完善。那並非都是在做無用功,至少可以添入‘天龍悟道’,改善遊戲中的武學設計,增加可玩性,使玩家玩得更爽快。
金派武學中最值得關注的無疑是內功,內功中最值得關注的無疑是北冥神功。
小無相功在絕招上兼納百家,北冥神功在內力上容納百家。
內力為本,招式為末。北冥神功為本,小無相功為末。
這就是逍遙派的武學宗旨。
小無相功無論最怎麼厲害都脫離不了內功,就像魚兒離不開水。而內功最怎麼厲害都脫離不了北冥神功,就像江河最大最終還是流入了大海之中,使大海有望無限擴大。
積小而成大,積少而成多。
最小都得有個起點,最成熟的武學思想都離不開最初的天真幼稚。
最終如果連修煉道家第一內功北冥神功都避免不了死亡,又不肯學書中無涯子一樣甘做別人嫁衣,將一身內力與逍遙派掌門之位都傳給了少林普通弟子虛竹,又或想象一下無涯子的師父逍遙子是否也一樣不肯,死了都只會更加地浪費。
雖然死亡也是在迴歸天地,回報天地,但人活著難道就不再是天地的一份子,不再可以對天地有所回報嗎?
別的武功也不是不可以繼承和發揚,但北冥神功明顯更厲害——下一代掌門得了上一代掌門的功力,更容易造就更厲害的下一代,一代比一代更逍遙自在。甚至連天賦和資質的高低都無法阻止,可以用大量內力來強行逆轉,大改特改。
道家最頂尖的內功北冥神功從吸人內力開始,最終卻要犧牲自己,成全他人;傳說中魔門最頂尖的魔功‘道心種魔**’,卻是從助人一臂之力開始,最終要犧牲他人來成全自己。
道與魔一體兩面。
不管是道家的利人,還是魔門的利已,都是利益迴圈中的一部分,缺一不可。簡單地說,這與男女迴圈、陰陽迴圈、生死迴圈是一個道理,缺了誰都迴圈不了。做人是要有原則,但秦朝仍覺得習武之人不必執著於這種表面的道與魔、善與惡。
真真假假、虛虛實實也是迴圈中的一部分,也都缺一不可,執著於任何一方都將走入惡性迴圈。成功與失敗、理想與現實也是如此,不但缺一不可,而且偏一不可。
至人完美無缺與真人有血有肉是有衝突,但不是非美即醜、非善即惡,非對即錯的衝突,就像左腳配合右腳走路。
大道至簡。
小說中、遊戲中的假人假事突破都成為了現實,原來的真人真事不知都變成了什麼?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父母不在,網友不在,紅顏不在,一個人獨在異鄉為異客。
不分真人假人都還是一個鼻子兩隻眼,一個腦袋兩隻腳,表面上沒什麼大變化,甚至還不如武學上的變化大。
秦朝和原來世界的人一樣習慣用研究科學的思維和態度來研究武學,很快就發現了北冥神功存在有一個極大隱患:吸入功力越是深厚,各門各派各種內力越多越雜,相互之間的衝突越大,解決起來越是艱難。一旦與實力相近的人交戰,越用功越危險。那時候一個芝麻大小的小害都有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