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填得越來越滿。季妍和剛進門的陳靈每天都跟在張氏身後忙得像陀螺。
高華自從聽到賜婚的旨意,就帶著孩子早早啟程,從西北趕往京城。高大牛夫妻帶著高雨晴,和張小栓、張軒、高菊、高柳等人結伴從梁州出發,向京城而來。高月是剛回江南沒多久,便聽說了皇上的賜婚,連忙帶上孩子與公婆一道馬不停蹄的回到京城。
離高青出嫁還剩半個月,高華、高大牛、張小栓、張軒、高菊、高柳等人便陸續到了。這次,算得上是六年多來,大家聚得最齊的一次。
羅頌賢、苟金福、蘇忠、羅萬里、高小天雖然沒有回京參加高青的婚禮,但羅長貴、高大海、蘇大柱、羅長遠、胡梁等人都連袂出席了。
一時間,高家大半個月裡,到處都洋溢著久別重逢的歡笑和熱鬧不休的喜慶。
高月、高華、高萍、高菊、高柳時常聚在高青的屋裡,不是緬懷舊日的時光,就是慨嘆如今的生活,更多的則是以過來人的姿態教導高青怎樣為人婦、為人母。
吳開茂、羅長貴等人則要顯得拘謹很多。一來高家現在出了高蘭這個皇后,身份、地位與他們不可同日而語;二來高家光有官職的就不下五人,後起之秀又正在成長。說他們已躋身書香門第毫不為過;三來除了吳四虎、宋石頭、宋鐵鎖三人獨自發展外,其他幾個可還是跟著高青“混”。畢竟,在這等級森嚴的時代,雖然不是奴身。但總感覺要低高家一等。
好在高大山、高大成、高大牛三兄弟非常熱情,根本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觀念,所以大家在一起敘舊時,很快消除了彼此間的隔閡,聊得很融洽。
張氏則對張小栓、張軒的到來喜極而泣。這麼多年來,張氏一直沒有放棄尋找自己的爹孃、大哥、二哥、小妹等人。可是都沓無音信,她都有些灰心了。她想,如果始終找不到,那張小栓、張軒就是這世上自己唯二的孃家人了。
張小栓的身材已經發福,原來黑瘦的樣子早就看不到了,一身富家翁的打扮讓人一看就明白他如今的日子過得相當好。
張軒跟著張小栓,學會了番茄、辣椒、馬鈴薯、紅薯的種植,再加上他是高家的姻親,官府的人特別照顧,他也早就不是過去的窮小子了。高青聽說。他又娶了一房妻室,妻家家境殷實,很不俗。不過,有一點令高青不喜,那就是張軒竟也學那些財主老爺納了兩個妾,小日子過得不要太美哦!
高蘭透過彭公公的口。也知道自己家鄉的親友都來了。她很想出宮去看看,奈何自己身為一國之後,有許多規矩在身,哪有那麼自由?韓曦撒嬌賣萌的攻勢都沒讓韓文謙點頭,何況是她?
但高蘭也聰明,想到自己當了皇后,權利比過去大,便下了明旨,召高月、高華、高萍、高青、高菊、高柳入宮一見,順便將自己和韓文謙另備的賀禮交到高青手上。
要說高青這陣子最高興的是什麼?她會很肯定的告訴你。那就是收禮收到左手抽筋,數錢數到右手發軟。
張氏在開家庭會議之前,就把獨屬於高青的那一份剔了出來,壓箱銀五萬兩,還有綾羅綢緞、皮草香料、金銀首飾。五個鋪子、五座田莊、兩個三進大宅院,與那些傳承了百年的世家嫡女相比也分毫不差。
王存銀、楮昱然給的除了銀票,還有貴重的玉器、古玩、字畫,好多都是精品中的精品。
張小栓、高大成、高大牛、張軒四人是直接給的銀票和頭面。照他們的話說,給錢比什麼都好,因為青兒想買什麼就買什麼,省的我們想得頭疼。
吳開茂、羅長貴、羅長遠、高大海、蘇大柱、宋長髮、胡梁七家沒有各送各,他們在來時就商量好,合夥送份禮物。到處打聽後,才在一個東北行商手中買到一串價值千金的東珠。要說東珠很普遍,但這串東珠卻很特別,又大又圓不說,難得的是大小相同,還是很純很純的黑色,讓高青一見就愛不釋手。
平輩中,高月、高萍、高菊、高柳送得都是自己親手繡的繡品、荷包,當然也不乏頭面、銀錢之類。但高青最喜歡的就是她們的這份心意,令人充滿感動。
高華的繡品拿不出手,最擅長的便是做飯。瞭解高青同她一樣是個吃貨,她便把自己這幾年琢磨的西境的吃食寫成方子給了高青,並答應今後只要有機會,就給高青單獨做吃的。
楮喜鵲沒給金沒給銀,送的全是自己所制的可以退燒、治腹瀉、治頭痛等小病小痛的藥丸。還結合自己懷孕生子的經驗,寫出一本孕婦注意事項,讓高青如獲至寶。
夏瀾最乾脆,只給了高青一個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