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帛王心頭之悲哀,可想而知。
在大冥王朝尚未將劍帛王帶入樂土幽禁之前,劍帛王便秘密安排了四名絕對忠於劍帛國的人——“重光”四臣,交與他們一項重任,那便是一旦劍帛王室遭遇不測,他們就必須設法找到一個遺落民間的劍帛王子,此王子並非劍帛王的后妃所生,至於其中內幕,誰也不知。劍帛王賜予這四人代表劍帛王無上權威的“大千玉牒”,一旦劍帛王及其王室有難,重光四臣即以“大千玉牒”號令天下劍帛人共尊遺落民間的王子。
從最後一代劍帛王被幽禁那一日起至今,已有五十年,算起來就算末代劍帛王被幽禁樂土“安逸堡”中,遺落民間的王子剛剛出生,時至今日,也應已五旬有餘。
所以,姒伊的身份唯一的可能就是劍帛國遺留民間而僥倖倖免於難的王子的後裔。
當然,重光四臣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不為大冥所知的情況進行的,在大冥王朝認定劍帛人已成了一盤散沙的時候,劍帛人餘眾依舊互通聲氣,並暗中聽從重光四臣的號令。
姒伊既然是劍帛末代王室的後人,肩負的重任可想而知。
此次進入禪都,姒伊的目的就是設法為劍帛人謀得一立足之地,唯有這樣,劍帛人復國的希望才有可能成為現實,而不會成為空中樓閣。以劍帛人的力量,要想在徹底擊敗大冥王朝及劫域的情況下再重建劍帛國是根本不切實際的,最可行的辦法就是利用機會建立一個聚居地,擴充勢力,造成割地而居的局面,再逐步復國。
姒伊儘可能對勾禍平和以待,自有其用意。她知道在天司祿府就潛伏有大冥王朝的人,大冥樂土對勾禍的忌憚決定他們會視勾禍為最重要的敵人,決不會對勾禍的出現坐視不理的!所以姒伊希望儘可能拖延時間,若能夠讓勾禍與大冥王朝的人先起衝突,那是最理想的結局。
“小女子不過只是一普通的劍帛女子,除了多少有些錢財家資外,可以說身無長物——只是,這些財物又怎能入勾教主之眼?”
姒伊一邊說著,一邊暗忖為何天司祿府的人還沒有動靜?若不是他們太無能了,就是勾禍的修為太可怕了。
三大皇影武士在見到煙花傳訊之後,終於開始行動了。
他們與勾禍不同,他們是奉冥皇之命行事的,大可不必強行闖入或者潛入天司祿府,而只需光明正大地進入。先前之所以一直潛隱身形,只不過不想在沒有找到千島盟人之前驚動姒伊。現在既然已有煙花傳訊,他們就不必再顧忌什麼了。
天司祿府的人忽見三大皇影武士及大批紫晶宮侍衛闖入天司祿府,皆大吃一驚,正猶豫著不知該如何應對時,皇影武士已亮出了十方聖令。天司祿府的人識趣得很,立即閃開了,任皇影武士長驅直入。
紫晶宮侍衛一進天司祿府,立即封鎖了天司祿府的幾個出口,控制了各要道。天司祿府的人還不知發生了什麼事,一片驚亂。
戰傳說、爻意也被驚動了。
戰傳說默默地聆聽著外面的聲音,皺眉道:“奇怪,似乎很混亂,但卻未有兵刃交擊的聲音。”
想了想,他道:“走,我們去看看發生了什麼事。”
兩人一起出了房間,向外走去。走不多遠,就見有天司祿府的人在低聲議論什麼,留神一聽,隱約聽到“皇影武士”、“宮中侍衛”等字眼,戰傳說暗吃一驚。
也難怪他會為之震動,他第一次與皇影武士打交道就是被皇影武士追殺。進入禪都後,他最擔心的就是被冥皇發現了他的行蹤再派人追殺。
如今他剛剛心神鬆懈了點,就有皇影武士突然闖入天司祿府,如何不讓他暗吃一驚?
甚至有那麼一瞬間,戰傳說想到了天司殺,暗忖會不會是天司殺向冥皇透露了什麼?
但很快他就否定了這一點,如果天司殺要對付他,早在他進入天司殺府的時候就已經動手了,何必等到現在?
戰傳說強定心神,裝作很隨意地向天司祿府一個年輕的侍女打聽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天司祿府有皇影武士闖入,怎麼說都不是天司祿的光彩,這樣的事對外人當然是要盡力隱瞞。但那侍女一見俊偉得近乎完美無缺的戰傳說,早已六神無主,被戰傳說問起時更是芳心大亂,又豈能再對戰傳說隱瞞什麼?一五一十地把她知道的一切全告訴了戰傳說。
戰傳說表面上不動聲色,道謝之後,拉著爻意到了僻靜處,對她低聲道:“從現在起,你我暫時不要在一起若我有什麼意外,你也不要驚慌,更不用做什麼,只需等昆吾回來,再見機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