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地漢城己是大雪紛飛,天氣酷寒,經過一系列的籌備,大軍決定在這日出擊。
早在前些時間,明軍密使李大諫便私下與小西行長暗通款曲,希望小西行長假裝抽不開身。小西行長向與加藤清正生怨,豈肯放過這借刀殺人的良機?自然求之不得。此外,明軍又派死士黃慶賜前往西生浦加藤清正處,詐言議和,使其放鬆警惕。
而同時間裡,明軍則是集結重兵,準備出擊,眼下時機己經成熟了。
這天裡漢城全城戒嚴,而數萬明朝大軍,則在城下集合,總督邢陪,還有朝鮮國王李等人,親往送行,漢城百姓,更是傾城而出,手持香燭為大軍祈禱,祝願旗開得勝。
大軍浩浩蕩蕩過江而過,過江時,統領全軍的楊鎬見己方兵強馬壯,將佐以下壯氣可掬,不時豪氣大發,在馬上口占四絕詩句一首:“長子帥師吾豈敢,誤承兵柄付書生。南山大河行軍令,龍虎雄才聚柳營!”
眾將都是大聲叫好,只有黃來福暗暗搖頭,這些文官們,將打仗作旅遊啊,還吟風弄月的。
此後,每過數十里,楊鎬都是吟詩一首,讓黃來福叫苦不迭。
幾日後,大軍到達忠州後分兵,按原先計劃,一路攻慶州,一路攻泗川,一路攻順天。
很快,麻貴與黃來福,便率軍攻入無人防守的全州。次日,南原光復,兵指泗川。不過兩座大城都幾乎被夷為平地。城內屍如山積,片瓦不存,日軍撤退時,殺光了城內所有的朝鮮人。
而另一路明軍,很快也攻佔了慶州,並擊敗了日軍前來的增援部隊,餘者慌亂收縮兵力,退守蔚山倭城自保。
面對明軍與朝軍的數路進攻,日軍分不清明軍的主攻方向,亂成一團,互相拼命呼叫增援。
一直到了萬曆二十五年十二月十七日,另兩路大軍突然改變方向,與楊鎬的左路軍一起,在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