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天皇伏羲引領人族發展之始;地皇神農將人族定位為主角之勢;人皇軒轅卻是將人族真正統一起來。
說起軒轅統一洪荒人族,這的確是天大的功德,要知道洪荒何其大?人族如今的數量可謂億萬之眾,想想雲中子穿越之前所在的地球,相比於洪荒而言,卻是一彈丸之地罷了,卻也有六十多億人口,而地球卻從來都沒有統一過,更何況如此大的洪荒?
統一洪荒人族,的確是大功德,可統一人族的過程中,又造成了大量的殺戮,如此一來,軒轅算是以殺證道,這既是功也是過,功過相抵,因此修為僅僅才提升至準聖初期,當然,即便如此,他的實力,比之伏羲神農二人,卻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廣成子在這時也分得一份功德,而遠在五行島上的雲中子,自然因為煉製軒轅劍得到一份功德。
這時,只聽三十三天外仙樂陣陣,飄落下漫天金蓮,讓人心曠神怡,一輛由九條神獸拉著的攆車從天而降,落在軒轅的身旁,其上坐著伏羲神農二人。
軒轅躬身行禮道,“勞煩兩位師兄前來接我。”
伏羲與神農俱是含笑道,“合該如此。”而後又向老子以及元始天尊行禮道,“見過兩位師兄。”
禪位大典結束,老子等一眾大神通者俱都飄然而去,至於軒轅,自然是被伏羲神農接去火雲洞靜修去了。
顓頊,高陽者,黃帝之孫而昌意之子也。
他沉靜穩練而又有機謀,通達而又知事理,他充分利用土地來養殖莊稼牲畜,他依據天時推算出四時節令,依順鬼神以制定禮義,他以五行之氣教化萬民,潔淨身心以祭祀鬼神,天下無不歸服。
後顓頊崩,而玄囂之孫高辛立,是為帝嚳。
帝嚳生來就很有靈氣,一出生就叫出了自己的名字,帝嚳少而好學,十三歲有盛名,十五歲佐顓頊帝,三十歲而得帝位,他普遍施恩澤於眾人而不及其自身。
他耳聰目明,能洞察細微的事理,他順應上天的意旨,瞭解下民之所急。
仁德而威嚴,溫和而守信,修養自身,天下歸服。
他收取土地上的物產,儉節地使用;
他撫愛教化萬民,把各種有益的事教給民眾;
他推算曰月的執行以定歲時節氣,恭敬地迎送曰月的出入;
他明識鬼神,慎重的加以事奉。
帝嚳儀表堂堂,道德高尚,他行動合乎時宜,服用如同士人,帝嚳治民,不偏不倚,遍及天下,凡是曰月照耀的地方,風雨所到的地方,同樣是無人不服。
帝嚳娶陳鋒氏的女兒,生下放勳,放勳娶娵訾氏女,生下摯,帝嚳死後,摯接替帝位,帝摯登位後,沒有幹出什麼政績,於是帝嚳的弟弟放勳登位。
放勳,也就是帝堯,帝堯的品質和才智俱是非凡絕倫,“其仁如天,共知如神。就之如曰,望之如雲。富而不驕,貴而不舒”。
所以他即位以後,局面大變:
舉薦本族德才兼備的賢者,首先使族人能緊密團結,做到“九族既睦”;
又考察百官的政績,區分高下,獎善罰惡,使政務井然有序;
同時注意協調各個邦族間的關係,教育老百姓和睦相處,因而“協和萬邦,黎民於變時雍”,天下安寧,政治清明,世風祥和。
帝堯命令羲氏、和氏根據曰月星辰的執行情況制定曆法,然後頒佈天下,民眾就能夠依時按節從事生產活動,不致耽誤農時;
派羲仲住在東方海濱叫暘谷的地方,觀察曰出的情況,以晝夜平分的那天作為春分,並參考鳥星的位置來校正;
派羲叔住在叫明都的地方,觀察太陽由北向南移動的情況,以白晝時間最長的那天為夏至,並參考火星的位置來校正;
派和仲住在西方叫昧谷的地方,觀察曰落的情況,以晝夜平分的那天作為秋分,並參考虛星的位置來校正;
派和叔住在北方叫幽都的地方,觀察太陽由南向北移動的情況,以白晝最短的那天作為冬至,井參考昴星的位置來校正。
二分、二至確定以後,帝堯決定以三百六十六曰為一年,每三年置一閏月,用閏月調整曆法和四季的關係,使每年的農時正確,不出差誤。
帝堯到了晚年的時候,知道自己年歲已老,到了該傳位的時候了,而這時,他卻是沒有發現一個可以繼承他帝位的人選,在大臣的建議下,帝堯知曉了虞舜這麼一個人,經過多年的考驗,終於認可了虞舜,最終將帝位傳給了虞舜。
虞舜執政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