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波使節?”
趙煊:“對呀!雖說是就地徵兵,但是卻不等於朝庭對其就是不管不顧了。朝庭還是要關心,要發揮作用的。”
寧採臣可不知道他這兒還有第三波使節,只是第二份聖旨,便讓他氣得夠嗆。
竟然說什麼,為驗其忠心,使其入伍,剿除叛逆,朕不吝賞賜。
真是有華夏特色。這人來了,竟然不安排耕種,反而讓人去打仗,他們又不是軍人。這不是白白送死嗎?
人口在任何國家都是財富啊!
哦,是了,華夏從來都不缺人口。氣昏了頭,忘了這一茬了。但是“大人,朝庭讓我使他們去打仗?”寧採臣一指身後的民眾,“這你們也看到了,他們是軍伍嗎?”
就是再白痴,再不懂戰事的文人,也知道訓練的軍伍與普通百姓的不同。
然而這事是朝庭定的,是那大人們定下的。他們只是個傳旨的。
不過,話又說過來,我們也不知道你帶著“十萬”百姓,穿過遼人的層層堵截,竟然也不訓練一下。你看,這下壞了吧!用不上了吧!不過也是好事,興許這就是大人們的試探。當大人們知道了,會有後續安排吧?
這事他們不敢肯定,能有肯定的本事,他們也不會是冗官了。
(未完待續)
第542章、沉默
“朝庭這是想要做什麼?不會是要他們自生自滅吧!”跟隨而來的民眾,到底有沒有戰鬥力,寧採臣絕對是最有發言權的。畢竟這些人是寧採臣帶出來的。
“這個應該不會吧?”老實說,他們也不敢肯定。
往年有災害,朝庭是做過不聞不問的。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人造反了。而陛下又是個喜愛和諧的人,這造反肯定是不和諧,說不定還真會牽怒,真的不願意他們進來。
正因為有著這樣的可能,他們也才不出聲了。
而且冗官也是官,如果在他們為官一方時,遇到天災'',遇到流民他們會不會讓流民入城?
他們也不知道。
他們是冗官,不再是準官員,不是書生意氣。一些稜稜角角,早為時間的磨平了。
這時,“報,大人,朝庭使節又來了。”
什麼?這是怎麼回事,怎麼一個個還來個不停了。
另兩位使節立即說:“寧大人,快迎接,一定是朝庭對他們有旨意了。”
他們有一種脫身的快感。甚至反省自身,覺得自己太邪惡,太墮落了。朝庭怎麼會不管呢?你看,這聖旨不是來了嗎?只是沒有讓我傳旨罷了。
欣喜、渴望,又或是解脫,迎來了這第三份聖旨。
只是這聖旨絕非他們希望的安置歸民的聖旨,而是軍事指導。而寧採臣也總算是見識到了大宋的朝堂指導戰爭,“決勝於朝堂”的文勝“先進姓”。
送來的除了聖旨,便是大量的陣圖,上面詳細繪製了魚鱗陣的每一式變化。
總算是知道朝庭為什麼需要畫師了。原來是用在這種地方,看這圖畫的,名家手筆啊!放在後世值老鼻子銀子啊!
但是你能不能不要這麼先進?
是,後世也是有指揮部指揮前線作戰。但是那是什麼情況。
後世的戰爭,頭上頂著個大衛星、偵察機。透過衛星、偵察機,對戰爭的整體大局掌控力,指揮部是優於前線將軍的。前線將軍雖身處前線,但是在大局上,難免有所疏漏,但是宋朝,什麼間諜衛星,什麼偵察機都沒有。就靠著人力傳遞訊息,這樣你都敢在朝堂制訂戰鬥方式。再想掌控軍隊不,這不是掌控軍隊,這是送軍隊去死,你們還可以再白痴點嗎?
魚鱗陣是什麼陣法,是一群歸民可以用的?
魚鱗陣:大將位於陣形中後,主要兵力在中央集結,分作若干魚鱗狀的小方陣,按梯次配置,前端微凸,屬於進攻陣形。
戰術思想:“中央突破”。集中兵力對敵陣中央發起猛攻,己方優勢時使用,陣形的弱點在於尾側。
解說的是夠詳細了。但是你說有優勢就有優勢了。
“寧大人,還不按旨?”
“接你孃的旨!這是打仗?這分明是送人去死!還魚鱗陣,你們看看他們,讓他們上戰場,能排個方陣嗎?”寧採臣惱了,真的惱了。
有國歸不得,是何等的悲哀?
居於外,則是蠻夷,是香蕉人。
上一世,寧採臣沒覺得不對。現在,他體悟到了。是啊!不真的輪到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