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一翻閱便即明瞭,這一層中的修煉心得,大部都是上清境祖師所留。如此推論,上面第四層中所留恐怕就是太清境修煉心得了!第三層中的這些修煉心得比之第二層中高明不少,無論有沒有用處,先盡數記下來再說!如此,宴青耐著性子,花費了一天的功夫,將第三層中所有手抄一一遍閱,深印於腦海之後,又來到了木梯跟前。
這一層木梯與下面並沒有什麼不同,八個臺階上面鋪著厚重結實的樺木,順著木梯向上望去,空蕩蕩毫無一物。
宴青凝神運功,踏上木梯,第一步至第三步與先前相同,沒有任何感覺。第四步踏出,宴青又一次感覺身軀如陷泥沼,艱澀難行,每一步邁出,花費的時間和氣力比之第三層幾乎增加了一倍!
幾步之後,踏上第四層地板,宴青只覺丹田中的內力幾乎被消耗一空,身上更是汗出如雨,勉強踏出最後一步之後,腳下一個踉蹌幾乎癱軟在地上。
幸而,這一步踏出之後,宴青身上頓時一輕,已經穿過了第四層的禁制。
第四層空間不大,三米方圓的空間,沒有書架,只中間几案上並排放著三本簿冊,旁邊擺放著一個陳舊的蒲團。
宴青深深的吸了一口氣,來到几案旁,盤膝坐於蒲團之上,凝神看去。
第一本,封面之上,一行蒼勁小篆寫著:青蓮手記。
第二本,一行飄逸小篆寫著:百威手記。
第三本,一行娟秀小篆寫著:忘塵手記。
按照規律,這三本手記,應該是太清境修為的祖師所留!這裡只有三本手記,難道說,連雲宗歷史上只有三位祖師的修為達到了無極玄清道太清境?
據飛鴻真人所言,如今連雲宗修為最高者白雲真人也不過上清境第七層圓滿的境界。換句話說,這藏真閣第四層,即使是連雲宗六脈首座,也從未上來過!
這些念頭在宴青腦海中一一閃過,便如白駒過隙,倏忽不見,眼前只剩下那三本手記,靜靜的躺在几案上,彷彿有著無限的誘惑。
宴青輕輕翻開第一本,青蓮手記。
“無極者,鴻蒙之後,太極之前,天地初分,陰陽未判,玄而又玄,眾妙之門,究蒼穹之奧秘,探九幽之神異,是為玄清”
扉頁上雲山霧罩,寫著彷彿總綱一般的一段話,宴青讀來,感覺與無極玄清道入門心法中極其相似。但往往一字之差異,便徒增無窮奧妙,讓人略一尋思,便覺其中精微難測,實有莫大內涵。
時間緊迫,宴青不及細究,依舊按照慣例將三本手記盡數記於腦海。手記中描述內容實在是太過誘人,儘管宴青強行忍住了精研細讀的慾望,也花費了一個時辰功夫,方才全部看完。
屈指算來,已經是五天過去。
藏真閣第四層以上,尚有三層。
第三卷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第四章 鑲金玉磚
讀完三本手記,宴青閉目凝神,修煉了一番貝葉神功,待內力盡復之後方才來到第四層和第五層之間的木梯跟前,毫不猶豫的一連踏出三步,到第四步時,宴青凝神戒備,滿心以為依舊會出現那種如陷泥沼的感覺,正打算就是歷盡萬難也要衝上第五層時,腳下一頓,已經踏上了第四個臺階!
讓宴青極度驚訝的是,這一次,並未出現前兩次一般的艱澀凝滯,如趟泥沼般的感覺!腳下清清爽爽,和前三個臺階一般,沒有任何的異常!
宴青心下疑惑,又是一步踏出,終於有了些異樣的感覺。(本書轉載1⑹K文學網⑴6kXS。cOМ)
與前面兩層的禁制不同,這一層木梯的第五個臺階之上,好像是一層水幕,一腳踏過,身子尚未進去時,宴青清晰的看到,空氣中一片波紋盪漾,那隻左腳彷彿一顆投入水中的石子,在‘水幕’上引起一片輕微的漣漪。
‘水幕’臨身,透過層層衣物,溫潤如水流般流過全身上下每一寸肌膚,經久不息。
‘水幕’雖奇,阻力卻甚小,遠不如前兩層時的艱澀凝滯。
幾步之後,宴青站在了第五層地面上,自始至終,除了那片奇異的水幕,再沒有遇到其他任何禁制。
這一層空間內四壁皆空,唯有中間的石質几案上孤零零擺放了一本古樸書籍,封面上書八個龍飛鳳舞的小篆:大衍清微周天陣法。
陣法?宴青輕輕翻開書頁,一目十行的看了下去,不到一刻鐘,已經翻過了最後一頁,書中所載內容已經全部熟記於腦海。書中所記卻是一種陣法,名喚大衍清微周天陣法,按周天方位以靈石佈陣,布好以後,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