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番,見識過一些也就算是將十三碑的特色徹底熟知了,哪怕錯漏過幾個戰法特別的生命,謝青雲也不會覺著可惜。
很快,雷同出現在了謝青雲面前,對於這個老對手,曾經的大教習中,戰力算是最強之人,謝青雲當要好好試煉一番,當然用的還是才學過的一些打法,先以小身法只躲閃不攻擊,面對雷同的臭拳,謝青雲捱了好幾下,險些身死,最終及時以推山十二震,直接震碎了這廝的虛化體,才算沒死。
只是重傷之軀,沒法再戰,謝青雲索姓選了那妖靈族的蒙面武聖凰冰來鬥上一場,反正這次是求死,趕緊讓身上的傷好起來,這便想要看看自己能否回憶起來這位蒙面武聖到底為何那般熟悉。
可惜凰冰剛一出現,不過幾個呼吸,謝青雲本就重傷之軀就被凰冰數條水龍鞭直接給擊得四分五裂,一命嗚呼了,由於時間選擇的足夠,自不會被踢擊而出,謝青雲便再次醒來,身體也都徹底復原,稍稍回憶一下剛才所見,仍舊覺著面紗下面的隱約面容十分熟悉,連那水龍鞭的招法似乎都跟著有些熟悉起來,只是仍舊想不起到底為何而熟悉。
想不出便不在多想了,謝青雲當下再次選擇了雷同,這一回仍舊利用雷同來試煉自己的小身法,與此同時還加上了方才從司馬阮清的驚風之中感悟到的狂風和疾風融合的打法。(未完待續。)
第五百零六章 沉勢
自然,這颶風和疾風相互融合的風特性的招法兩基本掌握都很困難,就更不要說熟練了,如此一來,施展的同時還要注意使用小身法來閃躲,非但沒有形成合力,反而相互影響,一時間注意打了小身法,那《九重截刃》中不同的疾風招法和颶風招法,同時用處,便纏繞在了一起,根本無法擊敵,以至於自己都險些被雷同瞬間擊殺,還是千鈞一髮時,以極速身法閃開,才避免意思。
可若是將注意力集中在這《九重截刃》之上,雖然數小疾風組合而成一股颶風勉強不再會亂了,但小身法便下意識的施展錯了的方位,本可以毫釐之距避開雷同攻擊的,卻變成以毫釐之距將自己的要害部位直接送到雷同的拳掌之下了。這般打了沒有多少回,謝青雲再次身受重傷,被雷同那臭氣熏天的拳頭砸得肚腹上一個巨大的窟窿,原本這等傷害對於二變武師來說,只要有時間,即便不依靠丹藥,也能以靈元運轉至傷處,使其自行恢復,然則這等鬥戰搏殺之時,哪裡會有這樣的時間用來療傷,那雷同的虛化體絲毫不給謝青雲空隙,緊跟著又是一連十拳砸了過來,聽起來要揮舞十下拳頭,似乎需要一定時間,但在雷同這般戰力修為的武者的施展之下,十下揮拳,就只不過眨眼之事,謝青雲肚腹上的大窟窿已經讓他痛苦不堪,鮮血不斷的噴湧,靈元剛要運轉過去止血,就不得不向旁極速的閃躲。只可惜這般一閃,謝青雲就知道此時傷重的自己根本沒法子比得過雷同的拳速了。索性舉起手中凌月戰刃和帶著拳套的雷同硬拼起來,那拳套雖然沒有了靈兵的功效。但靈影十三碑虛化而出的總要比肉身堅韌,和謝青雲的凌月戰刃相互撞擊,發出一連串的“叮嘭”的金鐵相交之聲,這一番毫無花巧的以力碰力,雷同向後連續退了七步,謝青雲卻是直接倒飛了出去,落地的時候,肋骨被震斷了六根,一口鮮血也當即從口中狂噴而出。
所以沒有以終極玄令結束鬥戰。再進入第四碑出去療傷,自是因為謝青雲選了足足五個時辰,即便死了也能夠和方才被凰冰一擊而亡後一般,直接在這十三碑內重新醒來。而沒有和剛才一樣,以推山拼命去震死雷同,是因為謝青雲打算更多的磨練一下他從司馬阮清哪裡感悟而來的,疾風和颶風的融合,既然已經受了重傷,不如不去施展那小身法。直接以攻對攻,這般打起來,說不得能夠促使他更快的去體悟疾風、颶風兩者相融在《九重截刃》的打法。至於小身法,謝青雲打算和這攻擊之法分開習練。和伯昌大教習以及熊紀大教習對戰時,純粹修習小身法,和司馬阮清以及總教習王羲鬥戰時。便只習練這以風為特性的武技,直到兩者都習練純熟。成為本能的意識,再相互合在一處對敵。自不會和方才這般,顧此失彼。
因此,這一連串十下揮動凌月戰刃和雷同的硬拼,看起來全都是猛砍硬砸,其實卻是那結合了從司馬阮清大教習處學來的颶風般狂暴的攻擊,而其中每一刀作為整個颶風的組成,又似疾風一般凌厲,這才能以重傷之身,逼退雷同七步。只可惜,雷同畢竟破入了準武聖,儘管只是剛剛破入,可勁力還是比謝青雲的四重要高那麼一點,若是謝青雲沒有重傷,二人擊出的每一招,即便未必達到各自的最強,但謝青雲也不會被他這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