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已經在玉玦中說的十分明白,此遺蹟的地圖在千年前,曾經引起魏國許多強大武者的爭奪,更說明了這遺蹟內所擁有之物的強大,熊紀很清楚雖沒有人進入過遺蹟之中,但強大的武者可絕不會為了確定為普通傳承的遺蹟拼個你死我活,必然是那遺蹟地圖的材質以及記錄的某些東西,令他們感覺到有可能此遺蹟一旦面世,會大幅提升武聖的戰力修為,才有如此的拼爭。
這樣的遺蹟,身為武聖的熊紀又怎麼可能不動心,不過善惡之別就在於此,熊紀與荒獸、獸武者鬥戰時可是詭詐百出,他自不會將自己比作君子,但聖賢經中也曾說過君子的一句話,叫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謝青雲這小子,他還是頗為了解的,聰敏機靈之人,不可能猜不到此遺蹟地圖的重要,儘管可能遇見大麻煩,但是他認為謝青雲的本事,想要破解這些麻煩雖然很吃力,但也未必不能成功。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將此事告之自己,請自己來幫忙,其一自是因為他希望能透過隱狼司這樣官家的手段,將對手捉拿、懲治。
熊紀清楚,他相信謝青雲也清楚,這等上古地圖。只要不洩露出來,那姜家也是傳了好些代了。安安穩穩的收藏著,未嘗不可能到將來某一代姜家出了個武道天才中的天才。拿著此地圖找到祖上的傳承。但是謝青雲選擇將這訊息告之自己,這第二點也是最大的一點原因,就是信任自己,當然,熊紀絕不會因此認為謝青雲最終會選擇隱狼司留下來,很顯然這小子因為聶石、因為王羲的緣故,對於火頭軍的姜羽大統領應當更加信任,但此時此刻,他無法聯絡姜羽。退而求其次,熊紀就作為他能夠聯絡上的最為信任的一位武聖了。熊紀自然知道,被信任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但被信任的同時也就擔負著責任,謝青雲沒有在玉玦中明說,但是熊紀卻明白他需要做好兩手準備,一是幫著姜家對付過楊恆背後的人,之後將此機密壓下來,不讓任何人知曉。
二就是謝青雲做事不會毫無分寸。能將此事告知他,有可能是徵求過姜家或是姜家人自己提出來的,要將此上古遺蹟的地圖貢獻出來,為武國、為人族做出貢獻。留在姜家,也不知道何日才能真正的重見天日,若是這種情況的話。熊紀還要做到,只將此訊息轉達給可以信任的武聖。確保這些人都不會洩露出去,確保此上古遺蹟被尋找到之後。得到好處的都是一心為武國,至少也是一心為了人族的強大武者,絕不能讓獸武者或是荒獸族得到訊息。同樣,他還要保證這些和他一樣得到上古遺蹟的人物,不只是以屠戮荒獸為己任之人,也會將此遺蹟中屬於姜家的傳承交還給姜家,若是能指點的話,當要指點那姜秀小姑娘修習其中的武道。
當然,熊紀以為,交還就是真正的交還了,絕不會以姜家實力不夠,難以保護好為由,而暫代保管,一旦陷入這樣的情況,任何人都無法保證自己將來會出現什麼情況,會否變得貪婪,又或者儲存在自己死後,自己的家族即便面上聽從了代為保管之話,未必就會真心相助姜家。所以哪怕姜家實力再弱,也是要真正的歸還的,在如何說,只要著秘密不洩露,就不會出任何問題,姜家還不是這般儲存了數代人了,同樣沒有問題,而他們可以做的就是在可能出現地圖之事洩露的情況下,幫著姜家擊退敵人。
想到這些,熊紀心下也升起了一絲暖意,雖然他並不覺著妖靈和人族不能合作,且他這許多年來一直在為武國朝廷,在幫助人類,事實上也是在妖靈族,對付荒獸,但畢竟他並非人族,這一點,謝青雲自絕不會和姜家說,在這樣的情況下,謝青雲選擇信他,也讓他真正明白謝青雲這小子對於妖靈族並沒有任何成見,無論是人還是妖靈,善惡只在生靈個體。
雖然這第二點,也就是姜家自主要獻出這上古遺蹟地圖來更為有可能,但熊紀內心到時希望是第一點,他只需要擊退那些貪圖地圖之人,替姜家保下這個秘密也就足夠,而且這樣,無論是從內心上,還是現實情況,他都會舒服許多。內心之上,即便是姜家獻出,但他身為武聖,也總有那麼一絲助姜家擊退惡人之後,挾恩求報去佔了人家傳承的意思,因為熊紀很清楚自己內心深處第一個想法,就是對著上古遺蹟動了心的,雖然姜家獻出,他可以光明正大的得到好處,但總覺著心中有些愧。
至於現實情況,姜家將此上古地圖獻出,和他之前所想的一般,他一人自然不可能得到全部,也未必有能力得到全部,如此又要陷入選擇其他哪些武聖來告之的情況,六大勢力的武聖,他都接觸過,這些人當都和他一般,即便有人動了心,也同樣取之有道,且會顧忌其他武聖的看法,自會商量公正,但除了這些人之外,武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