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3 / 4)

小說:朝元 作者:莫莫言

可紫嬰夫子卻說她一人兼得書、醫、商、戲四行,不是她有天賦,是因為她讀的書多。讀書能明心識理,明白了自己的本心,懂得的道理多了,學起其他行道來,自然是事半功倍。

紫嬰夫子還說,謝青雲也不是天才,只因為他自小跟著父親聽書學字,而書裡的故事和道理,比起學堂裡的更容易讓人明白,所以謝青雲年紀雖小,可悟性卻勝過尋常大人,這才學什麼會什麼。

紫嬰夫子又說,謝青雲雖然不能習武,但是不妨把武藝練到身體能承受的極限,身體強健了,學什麼做什麼,就都有了底氣。讀書能明心,習武能見性。文武之道,才是所有行當的總領,至於匠行,其實和其他行當一樣,都是一門手藝。只不過技藝複雜一些罷了。

有了紫嬰夫子的話,謝青雲就很乾脆的拒絕了大藥工、大廚子和大木匠,安心在鎮子裡讀書習武。可即便這樣,大藥工、大廚子和大木匠在離開的時候還都說過,他們的收徒的意願三年內一直有效。

兩年之後,謝青雲已經把紫嬰夫子身邊的書都讀完了,便打算去三藝經院的書院見識一番,紫嬰夫子也是這個意思。

雖說大夥都很敬服紫嬰夫子,她的話也有一定道理,而且以謝青雲的三門手藝,即便現在放下,專心去讀書,以後回來重新拾起,掙上一碗飯也是沒什麼問題的。

可誰都知道,若是拜在大藥工、大廚子和大木匠手下做活,將來可不只掙一碗飯那麼簡單。

但這事不只是謝青雲執拗,連他父親謝寧也說,要尊重兒子的想法,這下大夥都沒轍了,最後想著,不管怎麼樣,紫嬰夫子絕不會害了雲娃的前程,那書院就書院吧。

支援歸支援,心中那點彆扭和不解總還是在的。

這些彎彎繞的事兒,陳伯樂自然想不到,不過就算他知道,也只會哈哈大樂幾聲,若是謝青雲拜那三位為師,這個當伯樂的機會多半要落入他人之手了。

而此刻,天才謝青雲正在陳伯樂身後的車廂裡,專心致志的看著銘文。

鐵木流馬車,謝青雲見過很多次,和大多數人一樣,都是在車外見的,以前他還偷偷摸過那匹高頭假馬來著。

這進入車廂內,確是頭一回。一上車,謝青雲就對車裡各種機括輪齒組成的裝置產生了興趣,於是四周看了一圈,找了個車廂後段靠窗的位置放下包袱和石墩,就從車廂一側的銘文開始研究起來。

其餘的娃娃們大多比謝青雲小個兩歲左右,更是小孩兒心性,馬車行了不一會兒,就不再哭了,都好奇的打量起這足以抵得上尋常六輛馬車的寬敞車廂來。

除了車廂高闊,流馬車座椅的排列也和一般馬車不同,足有四十張之多。除去車門處空著沒有座位,其餘則繞著車廂壁排滿了一圈,中間的空出來的地方,則作為行走的過道。

娃娃們看了一會,就開始動手動腳,摸摸車窗兩側的絞合機括,碰碰椅子上的鐵木齒弧,可能是力氣有限,可能是機括早就限死了,娃娃們再怎麼動,也都沒什麼反應。

驅車的流馬雖是鐵木打造,速度卻不弱於真馬,不過兩個多時辰,就趕到了下個驛站,接上中部三鎮的新生員後,便繼續一路向南飛速賓士。

車廂裡多了十幾個娃娃,大夥年紀相仿,也沒有什麼心機,很快就三五個的聊在了一起。

謝青雲顧不上去認識新夥伴,他此刻是全心撲在了流馬車上,對於感興趣的新玩意,他一向如此,不弄個清楚,是不肯停下來的。

“那傢伙是誰,怎麼到處轉悠,也不和我們說話,真是古怪。”很快,娃娃群中的一個小胖子,就注意到了謝青雲。

“那個土包子是白龍鎮的”有個孩子接上話,嘰裡呱啦的說起白龍鎮人在上馬坡那兒大吃大喝的土事兒來,卻全然忘記當時他自己也很饞來著。

他這麼一說,周圍的娃娃們看著謝青雲的目光,就變得不屑起來,都覺得謝青雲多半是沒什麼見識,才會對這車廂如此感興趣,不像他們,也就剛上來的時候新奇了一會而已。

娃娃們的話題總是換得很快,在大夥的嘰嘰呱呱聲中,陳伯樂駕著流馬車趕到了南部三鎮的琉璃崗,過了這裡,便會轉向西行,再有一個多時辰的路,就能回到寧水郡城了。

這一站上來了八、九個娃娃,最後的三個,無論是裝容,還是舉止,都吸引了車上其他孩子的注意。

為首的男娃一身團花小錦袍,腰繫蟒紋玉帶,頭戴青花武帽,帽額的部位還鑲嵌了一塊翠綠的玉石,手中拿了把竹骨折扇,活脫脫的一個富家小公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