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侯的人,居心叵測,一定是根攪屎棍,就是為了攪亂朝堂大事。
好的壞的都說了,如今就等著皇帝做決定,下決心。人人都望著坐在最上面的皇帝,可是皇帝遲遲不肯下定決心。
就在大殿安靜的如深夜一般,福樂突然站出來,“啟稟皇上,臣請戰!”
“退下,誰讓你胡鬧的。”皇帝怒聲斥責。
福樂行軍禮,半跪在地上,“啟稟皇上,臣在軍中多年,也曾帶領軍隊剿匪也曾韃靼面對面的對戰。臣請戰,臣寫下軍令狀,若是臣膽敢貽誤軍機,不能將韃靼趕出去,臣以死謝罪。”
沉默,全都沉默。你看我,我看你,沒人說話。
不過還是有那腐儒站出來,“荒謬,一個女子豈敢稱帶兵,還敢立下軍令狀。當真朝堂上下無人矣。皇上,請治福樂郡主藐視朝堂,不敬皇上之罪。”
福樂嘴角翹起,譏諷一笑,“皇上,臣請戰,卻不是請西北之戰。請皇上派臣帶軍去東北。”
“東北?”
“正是。由太原侯在西北狙擊韃靼,臣在東北伺機而動,絕不給韃靼任何翻身的機會。最好是能趁次機會將韃靼主力一舉殲滅,讓韃靼二十年都不能恢復元氣。如此我朝就能太平二十年。二十年後,我朝又有無數大好男兒,即便到那時候韃靼再敢犯邊,我朝也無需擔心,自可一戰。”
福樂擲地有聲,請戰之心顯得十分迫切。這對很多人來說是個危機,但是對於武將來說,卻是個立功的大好機會。如此機會,十年也未必能遇到,福樂怎麼可能會錯過。
“皇上,此事不可。兵者,國之重器,豈能讓一個女子領軍。以前福樂胡鬧,臣不敢說。但是這一次事關國之大運,臣不敢不說。臣死諫,絕不能讓福樂這個妖女領兵作戰。否則國將不國啊!”
隨著一聲國之不國,一大群願意或者不願意的人跪下來請命。“皇上三思啊!”
福樂嘲諷的看著跪在地上的大臣們,一個個傻子一樣的。以為朝政光靠骨氣就行嗎?沒看到內閣幾個大佬,個個都穩坐著,誰都沒動,連個態度都沒有。沒有內閣那幾個老狐狸帶頭,這些人鬧的再兇,也不過是個小丑。
次輔看了眼首輔,首輔閉著眼睛,好似睡著了一般。次輔一看,也乾脆閉嘴,什麼話都不說。
皇帝的目光朝著首輔看過來,此時首輔不能再做睡覺狀。睜開眼睛,眼中精光一閃而逝,“啟稟皇上,臣以為讓太原侯去西北領軍,任徵北大將軍,此議可行。不過太原侯年事漸高,未免出現魯國公的情況,臣以為最好再安排兩個副將。至於福樂郡主,臣以為福樂郡主提議甚好。不僅要關注到西北,也不能忽視了東北。至於福樂該不該領軍,請皇上決議。”
“請皇上決議。”
首輔都發了話,大家自然都得跟著。
皇帝掃視眾臣,朗朗出聲,“擬旨!宣太原侯”
陸瑾娘聽著鄧福一句一句的小聲的稟報外面的事情。陸瑾娘表情凝重,之前竇猛說將有大事發生,大到完全蓋過了太子受傷的事情,竟然會是西北戰事糜爛。陸瑾娘抬手製止鄧福的話,問道:“可否聯絡上竇將軍?”
鄧福搖頭,“奴才盡力去聯絡。只是竇將軍即將出徵西北,未必會有時間。”
“我知道,我就是有些事情想要求證一下。你去聯絡他,若是他能來見我一面最好,若是不能也不勉強,此事就此作罷。”
“那奴才聽夫人的。這就下去聯絡。”
陸瑾娘心中有很大的憂慮,很多事情看似雜亂五章,其實裡面似乎都有一條線,那就是竇猛。有些話陸瑾娘迫不及待的想要問清楚,雖然心裡頭在告訴自己不要去管,不要去問,可是另外有個聲音卻在也在迫使她一定要搞清楚原因。
五王爺很忙,忙到沒有時間來看望陸瑾娘。而這時候陸瑾娘也慶幸五王爺很忙,如此她就不用分出心思去應付,去糾纏。
陸瑾娘將杏兒和立夏打發了出去,坐在窗戶邊等著。看著時間一點一點的過去,陸瑾孃的內心越發的焦躁起來。她努力的控制自己不要去想,安靜的等待就是。
窗戶外面傳來聲音,竇猛來了。鄧福對陸瑾娘說道:“夫人,奴才去外面守著。若是有事,夫人叫奴才就行。”
“你去吧。”
陸瑾娘開啟窗戶,果然看到了竇猛那張熟悉的臉。
“瑾娘要見我?正好我也要來同你告別。”竇猛一臉笑模樣。
陸瑾娘問道:“你真的要去西北打仗?”
“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