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千萬的暴利。而那畢竟算是在做生意。
於是,何之秋將目光盯在了廢品回收上,因為他太瞭解西桐地區廢品回收行業的真實內幕與背景:西桐是一座以製造業為特色的“對外加工貿易之都”。在這裡雲集著來自世界各地的13800多間外資企業(這還只是正常運作數)。加工製造專案幾乎涵蓋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每天,各類製成品透過公路、鐵路、船舶和飛機源源不斷運往世界各地,與此同時,車間作坊也留下了大量的不良品和邊角廢料。這些不良品和邊角廢料由於相當一部分具有較高的回收價值與巨大的利潤空間,自然而然成為社會部分人士追逐和爭奪的焦點。然而,並非所有想躋身其中分“一杯羹”的人都能如願以償。這樣一來,廢品回收行業就難免有各種力量摻雜其中、競相鬥法,廢品量大,利潤空間更大。按照海關內部掌握的資料,2004年西桐海關加工貿易內鎖補稅7。0億元,佔全國海關的5。5%;其中加工貿易邊角料內銷補稅4。2億元,佔西桐海關加工貿易內銷補稅額的60%,佔全國海關加工貿易邊角料內銷補稅總額的17%。西桐轄區企業2004年進口料件總額為3000多萬元人民幣,所申報的邊角廢料到岸價總額為人民幣15個多億,邊角廢料補稅總額為人民幣2個多億,佔西桐海關加工貿易邊角料當年內銷補稅總額的68。6%。其中進料加工邊角廢料徵補稅款1。3個多億,佔進口總值(7000多萬美元)的17。26%;來料加工邊角廢料徵補稅款1。5億元,佔進口總值(8000多萬美元)的17。89%。而據業內人士介紹,西桐地區13800餘間企業,按照最保守的估計(20萬元人民幣/年/間),一年約產生27個多億人民幣的廢品回收收入(有1/4到1/3的企業甚至多年來都沒就廢品收入向海關繳納過任何稅負),總利潤約為10億元左右由於退港運費較高,且運返香港、找到買主前還需支付昂貴的倉儲費用,大多數企業便選擇將廢品在國內就地處理。基於廢品巨大的利潤空間,只要有能力,社會上好些人都會削尖腦袋去拼搏、去爭取。何況如損耗率偏高的五金、塑膠、紙品、製革、電子行業,有些規模較大的工廠一年產生的廢品價值就逾1000萬元。而廢品回收商如果有關係、有背景(沒關係、沒背景根本進入不了這個行業),常常可以用廢品市場正常價格的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向廠家收購。像那個何之秋熟知的以加工冷軋鋼片為主的大型五金廠,年均產生廢品2800餘噸,多年來一直以每噸1000餘元的超低價格(市場價為每噸1800~2000元)將廢品交人回收,回收公司轉手後,每噸淨賺近1000元。而王建設和幾個親戚的紙品廠年均產生廢紙4000餘噸,何之秋介入後,以每噸750~800元(市場價為每噸1180~1260元)的價格交給了何之秋老婆的廢品公司回收,這間紙品廠現在雖然已經倒閉了,但廢品公司老闆及相關人員的別墅和豪華房車卻換了又換。其所攫取的暴利可想而知。真正能夠按照自身意願對外公開招標以市場價格的較高價出售廢品的廠家不是沒有,但這樣的廠家數量顯然不多。大部分企業為求得與地方政府搞好關係,與己方便,不惜以極低的價格將邊角料賣給地方政府指定的廢品回收公司,成交價格遠遠低於邊角料實際應有的市場價值。有的企業乾脆直接將邊角料無償奉送給廢品回收公司,由廢品回收公司代其繳納邊角料內銷的稅款,企業但求收支平衡。更有甚者,部分企業出售邊角料所得甚至不能抵償邊角料內銷的應繳納稅款,因此儘管其邊角料具有價值,企業也寧可做放棄或退運處理。
富起來的何之秋怎麼能忘記他的恩人××市長呢?況且××市長已成為省人大常委會委員,升任副省長已曙光在現。
何之秋已不是當年開電梯的小工人啦,當他帶著豐厚的禮品來到××市長面前的時候,××市長都震驚了,小電梯工帶來的禮物竟是用50萬人民幣紮成的一個萬壽圖,是祝××市長58歲生日來了。
市長目光中投射出來的驚羨之光,令何之秋腰桿硬得很吶,他在市長面前挺起胸,完全沒有了當年那種點頭哈腰的卑瑣樣子了。他跟市長侃侃而談,談西桐市的經濟突飛猛進的趨勢,談海關每年在破獲走私大案方面的偉大成就
最後談到了自己在工作之餘,與家人勤勞致富,辦起了幾間工廠,目前生活好了,經濟也好轉了,怎麼能忘記恩人您呢?今天之秋來是專程請市長抽空出去散散心,觀觀光,到風景優美的雲南邊疆玩一玩,並帶上您最想帶的人
市長一聽簡直樂得合不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