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王的權威雖然被法律承認,可實際上卻早就名存實亡,否則光海君也不會被趕下臺了。至此我也對光海君的號召力大打折扣,看來他能起到的作用不大。
國雖小,卻上下亂成一鍋粥,實在是一個爛攤子,這樣的國家沒讓日本滅掉真是萬幸了(差點被滅掉,沒有明軍的幫助朝鮮那時就改姓了,七年下來雙方傷亡達數十萬)。除了水軍還像樣外,對朝鮮的陸軍,我簡直失望透頂,一潰即散毫無鬥志。從多爾袞和阿敏送來的戰報看,朝鮮的軍隊現在是各自為戰互不統屬,再加上軍官對士兵缺乏駕馭,很容易被各個擊破。這和明朝的軍隊差不多,因為害怕武官造反,所以將不專兵,大都是臨時任命,這樣士兵平時缺乏訓練,號令不統一,說白了就是缺乏磨合,如何能打好仗呢。看來改革還是先由軍事領域開始吧,依靠這樣計程車兵和將領我是沒有辦法在朝鮮坐穩的。所以整頓軍隊,改革軍事成為我目前的當務之急,手裡有了軍隊,而且是打得勝的軍隊心裡才有底麼!
我將自己的想法和光海君商量,光海君用疑惑的眼神看著我。
“李大人,此刻朝鮮尚未平定就這麼快整頓軍隊,不怕出亂子麼,我怕軍心不穩啊!”
“大王,這時不整頓何時整頓,趁著八旗餘勇,把這些俘虜和投降計程車卒徹底打亂,重新編制,挑選其中精悍者編入大王的京畿戍衛隊,戍衛隊可劃分為五營,每營一萬人,輪流駐守王京,其餘四營分別駐守金川、開豐、坡州、漣川四地,未經許可不得擅自入京。剩下的軍隊則各一萬駐守各道州府,另水軍五萬分別扼守沿海島嶼、重鎮(壬辰倭亂的時候朝鮮就有水軍四萬,佔朝鮮軍隊總數的四分之一),這樣總數十七萬大軍,加上我的三萬正好二十萬之數如何?”我的口氣雖然是徵求光海君的意見,但是已經不容他質疑,行也得行,不行也得行。光海君無奈的點了點頭,目前的情況的也容不得他不答應,而且從總數上看朝鮮軍隊佔了絕對的優勢,他始終還是相信這些軍隊會聽從他的調遣。
“既然這樣定了,那麼我就著手準備整編軍隊了,先從大王的京畿戍衛隊開始吧,不過我準備在王京開城建立一所軍校,專門訓練和培養軍官如何?”我接著問道。
“軍校?”光海君顯然是對這個新名詞不瞭解,但是從字面意思還是明白了它的大概職能。
“有這個必要麼,這要很多銀子的?”光海君參加了平壤大學的奠基儀式,知道這所大學耗費多少,並且是個無底洞,每天都在吞噬著金錢,要不是我買藥得來的暴利,光靠平壤一年的賦稅根本就無力支撐。聽我說要再開一所軍校,立時臉色發綠。
“對,軍校,在軍校裡,軍官們除了學習古今兵法戰例,弓馬騎射外,還要學習文化樹立保家衛國,忠君愛民的思想。這樣大王今後就不用擔心將來武將會作亂了,即使有也是個別,下層的軍官更不會聽從他的指揮的,而是終於大王您,從此李氏朝鮮的江山會更加穩固”聽我說的天花亂墜,光海君有些迷糊了,但是對於這忠君愛民他倒是十分喜歡,痛快地同意了,甚至心裡覺得這個軍校比平壤大學辦的更有價值。
且不知我在一旁暗自偷笑,有了軍校各級將官的任命還不是我說了算,忠君愛民是要的,但是要看忠的是哪個君了,進了軍校我要是不給這些軍官大洗腦才怪呢。政治不過硬,就是軍事再優秀也不允許畢業,不光這樣,各上層的將領也要定期到軍校進修,保持軍隊將領思想覺悟的先進性。想到這裡我就忍不住想笑,千算萬算你們沒算到我在這上面做文章吧,要知道這可是我昨天想了一夜才想通徹的。
“還有一件事想和大王商量。”見奸計得逞,我打蛇隨棍上,堆起臉上的笑容說道。
“還有什麼事,李大人不會一氣說完麼。”光海君對我著實沒有辦法,畢竟我是朝鮮總督,和他商量是尊重他,不和他商量他也沒辦法。
“就是我準備在漢城再建一所大學。”聽完我這話,光海君臉色立刻變成了茄皮子色。
“怎麼?還要建一所大學!”光海君失聲叫道,那生音簡直就要哭了一樣。
“我說李大人,你這個平壤大學還沒建完怎麼又要跑到漢城建大學呢?”
“呵呵,大王,朝鮮這麼大,何況現在國家百廢待興急需人才啊!”我擺出招牌式的笑容,一攤雙手。
“李大人,這平壤大學如今每天都在嚷著銀子不夠,你不是不知道,哪裡還有錢再建一個漢城大學啊。”光海君顫抖的說道,雖然我很能掙錢,可是這花錢的本事和速度也實在太大太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