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個國家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和義務貢獻自己的一切,眼下就有一個好機會,只要潞王肯一定會造福蒼生的。”我故作神秘的笑道。
“噢,是什麼,願聞其詳!”潞王關切的看著我顯然他已經上套了。”
“這個簡單,如今天下紛亂以起,南京有太子,河南有福王,還會有更多的人想謀求這個天下,但是我認為這些人不具有這樣的才幹,而潞王您才能堪當如此重任!”這話一經我說出來滿座皆驚,一直以來眾人已經當我是他們的領袖,認為早晚有一天我會奪取天下,面南背北,可是我此番話一出口顯然打亂了眾人的頭緒。
當然也有人認為我這是挾天子以令諸侯,潞王不過是個幌子,包括潞王自己在內這種想法也是頗佔多數。
“不行,不行,若論才幹我不如你元度,若論正統我則不如弘光,我如何做的來,元度你不要開玩笑了,我勸你倒是可以考慮稱王了,我朱家竊據此位二百餘年已經是十分幸運的了!”在這一點上潞王到是看的很開明的,事實也不容爭辯,尤其是他參觀完山東以後,這還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呢,作為我的巢穴,朝鮮的發展一定更為驚人,就是遼東也絕對不會遜色很多。以這樣的生產能力和向心力,奪取天下又有何難。
潞王不相信,底下的官員們也不相信,除非是我腦袋進水了,否則絕對不會有這樣荒唐的想法。
“我說的是真的!”我正色說道:“我性格疏懶,難起表率作用,更何況建國之事何其困難,大明朝歷經百年,能有今日不僅僅是皇帝和朝臣的問題,更重要的制度的問題,權力過於集中在少數人手裡而不受監督這絕對不是好事,那樣會讓人為所欲為。大家也不要以為這個皇帝是好當的,若有誰想當不妨去試試,至於潞王殿下您不要擔心,我絕對不是逼著你做皇帝,更不是要挾天子以令諸侯,以我們目前的實力完全沒有必要這麼做。”聽到這裡眾人不禁點頭,包括潞王在內對於我們的實力都是十分自信的,看了看眾人我接著說道:
“我希望的是減少戰爭和衝突,能兵不血刃就兵不血刃,但是在這一點上我沒有潞王的優勢,南方的群臣還是忠於大明朝的,既然這樣就讓我們來恢復明朝,重建明朝又有什麼不可以呢。明這個字真是再好不過了,要百姓明理,官員清明這樣天下才能安定。誰做皇帝不重要,重要的是讓這種制度一直傳承下去,不斷完善並且不能中斷,這一點上我絕對信任潞王殿下。相信以您的寬厚和仁慈天下的百姓一定會十分愛戴的,您不用看我,天下沒有那麼便宜的事,在你同意我的建議之前您還要明白自己的權力和義務,那就是您會享有大明國主的頭銜,受到萬民的敬仰,但是你將失去對官員的任免權,以及從前皇室所擁有的特權,太監和宮女將成為一個逐漸被忘記的名詞,同時您和其他的官員一樣有俸祿,這一點和朝鮮的光海君差不多。”
說道這裡眾人都糊塗了,不明白我到底說的是什麼,於是我耐心的跟他們解釋君主立憲制以及三權分立,這些人才朦朧將懂,畢竟對這些制度我也是僅僅知道皮毛,其深邃的內涵還有待將來的補充和完善。
可是眾人已經為我所描繪的政治體制所傾倒了,在中國經過數千年的封建王朝,人們頭腦中已經根深蒂固的形成了這樣一種傳統觀念,帝王富有四海,是真龍天子,尤其是這個時代文化還屬於少數人的專有特權,這讓民主制度的推行困難重重。所以我們不可能仿照美國式的西方民主,也不能照搬照抄英國式的君主立憲,畢竟英國彈丸之地,而中國幅員遼闊,因此中國需要一個擁有無上權力象徵的國主,中國更需要一種控制在中央政府的侷限的民主。
政府將擁有所有的土地,而個人擁有的只是使用權,只有這樣才能杜絕將來的土地兼併,皇權將是無比神聖的,不可侵犯,他是一個國家的代表。同時在我的設想中皇帝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將來的內閣乃至議會將有權利彈劾皇帝,皇帝也不是由一個家族子孫世系的,每一任的皇帝都應該在皇室的直系成員中公選出來,這個皇帝將會作為國家的象徵,他要切實的以身作則,而皇室也將逐漸的改變其形象作為公眾福利的一個系統,為百姓的福祉貢獻自己的力量。
這一切不過是我的設想,但是得到了在場的很多人的支援,尤其在得知內閣首輔將有更大的權利時,眾人不約而同的聯想到我身上,很明顯政府真正的實權將掌握在內閣手中,就好像朝鮮的議政府一樣,我不就是領議政麼?一想到這裡很多人都釋然了。
但是潞王對自己的角色還不是很理解,可不管怎麼說他已經不反對了,對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