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斥之,毫不懼怕。
方家之所以是方家,是因為它的襟懷坦蕩,為國為民方雲從小接受的,也是這種忠君愛民的思想。儒家講究仁政,其物件就是天下萬民。
如果在武穆死亡的這件事情上,方雲畏縮不前,那麼方家就不是方家,方雲也不是方雲。哪怕是華陽夫人知道,也不但不會維護他,反而會斥責他,喝罵他。
方家人,絕對不是這種畏首畏尾,委曲求全的人。
方雲相信,哪怕母親知道,也會贊同他的。在這句話說出來的剎那,方雲感覺自己久禁的心靈,終於掙脫了樊籠,在天地之間自由翱翔。
“嗡”
方雲感覺神魂震動,原本已經強大的神魂,在掙脫了心靈禁錮之後,居然再次精進。連帶體內天地萬化鍾所化的世界,都在這一剎那,空間膨脹了許多。
方雲距離地魂境那層屏障的距離,頓時再次拉近那層屬於地魂境的氣息,無比的強烈。
這一下,因為心性上的轉變,帶來武道上的精進,也是出乎方雲的預料。不過,這個時候,方雲已經不在意這些了。他只是死死地盯著人皇的背影,清晰的表明了態度,希望求得一個態度。
大殿中,一片寂靜。
方雲的這一番變化,顯然是出乎人皇的預料。以致於,方雲看到這位千古帝王的背影,明顯顫動了一下。雖然並不是很明顯,但卻足以讓方雲捕捉到。
伸頭是一刀,縮頭是一刀。方雲這一下豁出去,心中反而坦蕩了許多。甚至連人皇如山嶽一般,強大的威嚴和威壓,也顯得不是那麼沉重了。
方雲知道,這是自己神魂強大,意志增強後的效果。
古代的諍臣,如果皇帝做錯了事,就要上書直言,指出他的錯誤。如果拒不改過,就會嗔目怒斥,甚至血濺五步。
如果從君臣的名份來說,這就是犯了大不敬。一個做臣子的哪來那麼大的膽子。
自古君王自稱天子,是“上天”之子。所以倍受尊重、敬畏,跺一跺腳,天地就要震動,大臣就要敬畏。但是諍臣不同。諍臣心懷坦蕩,念頭正直,貫通天地。和冥冥中的上天,相互應喝。
諍臣進諫的時候,陽剛的念頭直衝天際,貫通“天心”。這一刻,他不再是臣子。而是代表“上天”,來質問:“天子”,就像是父親斥責兒子一樣。
所以諍臣能夠當面斥責,毫不留情。甚至面對昏君,手掌摑之,抽出血來的都有。這一代,他們代表是的“上天”,所以毫不畏懼君王的威嚴,能夠做到這些,看似有違君臣之道的事情。而且,君王還不敢太過責怪,因為他代表的是上天。
方雲現在就感覺到諍臣的那種心態,把一切都豁出去了。
大殿之中,一片寂靜。然而這種寂靜的背後,卻是一場暴風雨的氣息。若是以往,方雲必然生出惶恐之心,然而現在,他卻是無畏無懼,一片袒蕩。
他想要知道,現在的這個人皇,還是不是原來的那個人皇。他的野心,有沒有因為聖皇之劍的祭煉成功,而膨脹。
人皇的龍袍下襬,無風擺動。鼓起,又落下,鼓起又落下,彷彿他的心境一般。良久,出乎預料,方雲聽到了人皇極為平靜的聲音:
“方雲,朕,再問你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朕已經問過一次。但現在,我再問你一次。”
人皇驀然轉過身來。他的表情平靜,沒有任何的震怒,沒有任何的不悅。只有一種無法形容的,最後的平靜。
“方雲,你可願臣服朕?”
平靜的聲音,卻彷彿鐘聲悠悠,把方雲帶回了幾年前,那次封侯大典上。就在太和殿中,在最後一關,面見人皇的時候,方雲也聽到了這個聲音:
“方雲,你可願臣服朕?”
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卻如雷霆直叩人心。倏忽之間,方雲心神飄蕩,恍惚之間,一會兒置身於幾年前的太和殿中,一會兒現身於中央龍庭中。
不同的環境,卻是同樣的兩個人,同樣的一句質問。
“你可願臣服朕?”
無窮的聲音,在耳邊迴盪。時間變了,地點變了,人也變了,但是那種岔道口的徘徊,卻是一點沒變。
曾經的方雲,難以抉擇,說出了“微臣行事,只求無愧於心”這樣的話。而幾年後的現在,方雲面對的處境,要比幾年前艱難了許多。這樣的話,也難以脫口無數倍。
自古違逆君王者,向來沒有善終。諍臣雖然能夠直斥君王,但諍臣的下場,往往很悽慘。遇到昏君的話,直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