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3…8…4 14:39:09 本章字數:2849
嘀嘀!
甄強一愣神的功夫,從身邊開過一輛車,甄強再想招手,已然是來及,甄強很是惋惜地嘆了口氣。
好在,過去的是一輛轎車,這樣的車,就是招手也未必會停,甄強的心裡總算為自己找回點平衡。
沒別的辦法,只好再接著等。
沒過一會,剛才過去的那輛車又返了回來,一聲刺耳的輪胎與沙石路摩擦聲過會,那輛車風好就停在了甄強身前。
應該是回來問路的吧!還在甄強猜疑之時,車窗搖下,一個聲傳來:
“甄強,去哪?要搭車嗎?”
是鎮政府的老劉:“是劉師傅啊,我要進城,你去哪?”
“上車吧,我們也進城?”
我們?
甄強瞬間閃過了一念疑問,有車搭了,不管那麼多了,甄強拉開後車門。
“孫書記?”
拉開車門的瞬間,甄強一愣。
“怎麼,不願和我同路啊?”
“不,不,怕耽誤你的事情呢!”
“快上車吧,是孫書記剛才看見了你,讓車回來的。”老劉插了一句。
“哦,那真謝謝孫書記了。”
甄強口裡客氣著,既然拉開了車門,也沒有不上的道理,上車再說吧。
“孫書記進城開會?”
車開後,甄強出於禮貌,先開口向孫書記打招呼。
“嗯,縣裡開會,振興鄉鎮企業的事,天天開會能管什麼用,也不多給點資金,可是也沒辦法,不去不行,不去可就是態度問題了。”
孫書記似乎心情不錯,解釋完後又問了一句:
“進城跑業務?”
“算是吧。上次給凌海集團遞交的材料不齊,約好今天補齊送過去,上午磚廠裡還有點事要辦,再過來等車已錯過了班車,多虧了遇到您,不然,怕是耽誤了報送材料的大事呢!”甄強回答到。
孫書皺了皺眉:“這麼大的事,可不能耽誤。唉,我們鎮的交通也太差了點,離城並不遠,進一趟城卻很難,看來下一步,得想辦法修路了。不修路,振興鄉鎮工業,都是空談啊,這次開會,我就和縣長提一提這個問題。”
“是啊,我們鎮窮,也就窮在交通差上,如果交通好了,我們鎮離縣城這麼近,相信對準備投資的商人會更具吸引力。”
“談到引資的問題,甄強你說說你的看法,我們鎮上,有那些方面,會是投資商感興趣的呢?”
孫書記接著甄強的話,象是無意地隨口問道。
“書記,我就是這麼一說,你可別當真,我一個剛進入社會的學生,沒什麼經驗,不敢亂說的。”
甄強這時有點為難,當著書記的面,說好了可以,萬一那句話說不好,可就得不償失了,於是委婉地說道。
“哎”
孫書記拉了一個長長的轉音:
“不能這麼說,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問題不一樣,也許你能看到的問題,我未必能看到呢,再者說了,今天咱爺倆是私聊,隨便說,又不是在會上會有什麼記錄,沒那多麼顧慮的。”
孫書記和甄鎮長的年齡相仿,跟甄強稱爺倆,自然輩份上說的過去,但能從孫書記口裡說出來,還是讓甄強感覺到了,孫書記有意和自己拉近關係的深層含義。既然他都做出了姿態,甄強明白,再做作地推辭,就有點不識抬舉的感覺了,而且,關於重修王溝廟的事,先敲邊鼓,吹吹風,也是一個難得探孫鵬程口氣和態度的機會。
“既然書記都這麼說了,這我就不自量力地說說我的個人看法。我覺得,我們鎮現在還是個農業鄉鎮,鎮上只有磚廠,農機廠兩個大企業,雖然近兩年也開展了手套代加工、毛紡針織等家庭式工廠,但規模小,而且性質也屬代加工形式,不會有什麼大發展。而要大規模引資,以現在的基礎,既使引來資,都未必能消化得了。而農業上,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現狀也決定了,不會有什麼大發展。所以,要想有所突破,還得另劈溪徑。”
甄強停頓了一下,拿眼看了看孫書記,想知道他對自己說法的反應。
孫書記仰頭靠在靠背上,微蹙著眉頭,但神情卻很專注,顯然是在專心地聽著甄強的見解,而且,並沒有打斷甄強講話的意思。
於是甄強才接著說道: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們的地不沃,我們的水不靈,但我們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