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上,藉助電視臺報導的機會,把這個訊息放出去,勢必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能募集到足夠的錢,我們後期籌款的壓力就會小多了。
王露露面帶疑色,卻也不住地點著頭,表示贊同甄強的計劃。
雖然沒捅破這層客戶紙,但兩人都明白,從此時起,之前的說說笑笑,大大咧咧的假象已成為過去,兩人真正地開始了一種不會點破,卻一定會互相提防的鬥智遊戲。
正文 第85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
變態電子書 更新時間:2013…9…3 10:13:03 本章字數:2815
在城裡住的幾天期間,甄強給綵鳳打過一次電話,告訴他凌海鋼廠方面的手續已全部齊全,讓王廠長組織人按程式供應紅磚就可以,至於相關的手續問題,王鳳波應該完全可以勝任,而且自己在城裡還有些別的要辦,所以,自己暫時不會去鋼廠了。
綵鳳當然明白,這是甄強看在她的面子做出的妥協。
綵鳳在電話裡遲疑了一會,但終歸也沒多解釋什麼,只是嗯了兩聲就結束通話了電話。
不回鎮上,也就不能到工業站露面,所以還是要跟李清雅打個招呼的。李清雅接到電話倒也爽快,說你要在城裡有事情要忙,儘管忙你的去,工業站這邊的事情交給我就可以了,如果書記找你的話,我會及時通知你。
李清雅的態度,在甄強的意料之中。之前他就有個感覺,自己這個工業站長的職位,實際上會越來越被虛化,而李清雅連說一句我幫你跟孫書記打聲招呼的話都沒有,大有巴不得甄強不來工業站上班的之意。
工業站是一個新成立的部門,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類的事情,當然那樣也不會少,但期間李清雅一個主動的請示都沒有過,只能說明一個問題,就是李清雅在主動地攬權,而且,這點不可能是一個普通辦事員敢去主動承擔的,能這樣做,一定是得到了孫書記的支援。
雖然總有點被架空的感覺,但甄強並不以為意。如果真要是李清雅一天幾個電話地追著自己請示些小事,那樣才真是讓甄強煩呢,畢竟甄強眼下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是重修廟宇。即使廟宇修建完成,甄強似乎也沒去考慮過要從工業站這樣一個位置走上政途,潛意識裡,漸漸有了一種慾望在腦海中形成並膨脹著:藉助修建廟宇這個契機,整合王溝鎮的資源優勢,成立一個自己的公司,從而讓王溝鎮的鄉親們真正地得到實惠,真正地走上富裕之路。
有了成立自己公司的想法,本來也只是一個閃念,而近幾天與王露露的交往,卻讓他這種想法變得越來越強烈了。
王露露表面上聽話且恭順,但骨子裡,卻讓甄強時常能感受到一股傲氣的存在。這傲氣當然來自己於方敏,更準確地說,來自於民俗公司的投資人張春海董事長。眼下,雙方還沒有實質上的利益衝突,如果有一天真發生了,甄強明白,自己還沒有任何資本同投資方抗衡的。
這一點,甄強從方敏開始答應說讓自己做民俗公司的法人,到最後演變為連聲招呼也沒打,改由露露做法人一事上,也能清晰地得出一個結論,自己實際上並沒有多少話語權。
也正是看到了自己在民俗公司還沒有實質的控制權這一點,甄強在處理耿老頭留下來的古文物處理上,也改變了先前準備無條件地拿來的想法。
在做這個決定時,甄強的內心實際也很痛苦。按照答應耿老頭的意願,這筆資金是應該無條件給廟宇修建工程的,在張春海董事長提出無條件捐出一百萬的時候,他就對這筆古文物和珠寶私一估了一個價,兩項加起來,對於完成二百萬的預算額,應該不是太大的問題。這也是在張春海提出後續的資金由甄強自己籌措時,他毫不猶豫就答應了原因。
但隨著事情的發展,他發現張春海投入的資金並非是無條件的。他並不否認張春海董事長確實要幫助重修廟宇的善舉,但隱約地也讓他感覺到那裡有些不對勁的地方。
首先一點,耿老頭生前可說是生活艱辛甚至落魄到靠乞討為生,以張春海的實力且又是同一個城市,如果他想要幫他一把,找到他並給他幫助,應該是易入反掌的事,而事實卻是,耿老頭至死,身邊除了甄強,竟沒有一個朋友,這一點,一直讓甄強費解。
而當方敏提出要把整個西山都划進廟宇景點範圍,作為出資談判條件時,他已感覺到不對勁。再等她提到公墓兩個字,甄強終於徹底看清了商人無利而不往的面目,也覺查到了那隱藏在堂而皇之理由背後的陰暗面。
也就是從這時,甄強就多長了一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