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料,其中包括鹽、大豆、燕麥、麩皮等,戰時運動比較激烈的時候,戰馬甚至還要在飼料中摻上一些家畜內臟乾製的粉末。
在這個糧食緊張的世界,即使餵養馬匹的都是一些產量較高的粗糧,也不是隨便一方勢力可以負擔的。因此除了蒙特帝國因為裝備的是耐粗飼的蒙特馬,而數量比較多以外,各國裝備的騎兵都不是很多。
方嘯宇由於之前不夠重視戰馬,將烏蘭城俘獲的兩萬多匹戰馬居然分給領民用來耕地了,現在他也是有些後悔,不夠方嘯宇並不想組建騎兵,他只是需要畜力馱帶補給,用那些負重不大的蒙特馬也沒有太大用處。
除了打仗用的戰馬,馬匹還分為挽馬和馱馬。這兩種馬都用來運送物資的,價格都比較便宜,只有幾百元一匹而已,而且它們的飼料也可以適當降低標準。這兩種馬的用途不同,其中挽馬多用於拖拽大炮或拉車,馱馬則主要用於負重馱帶。
方嘯宇諮詢了一下有養馬經驗的人,知道了挽馬一般每匹馬可以拉拽兩百五十公斤到五百公斤不等的貨物,每小時大約可以行進八公里左右,而馱馬一次可以馱帶一百公斤左右的物資,每小時大約行進五公里。
如果單照數字來看自然是挽馬更好,不過方嘯宇很清楚,挽馬多用於拖拽車輛或大炮,只能在平坦之地行進,如果在山區作戰,最好的就是使用馱馬,因此方嘯宇決定在每個師都建立一支兩千人的後勤部隊,他們將各攜馬六千匹,至於是用挽馬還是用馱馬就要看作戰環境了。
為了能夠獲得做夠的馬匹,方嘯宇派人和王軒接觸,希望能夠購買大量馬匹,之前對方嘯宇印象很好的王軒很痛快的就答應了,最後雙方約定中華領每年從吐蕃郡購入挽馬和馱馬各兩萬匹,用蘭芳幣或者糧食進行交易。
有大量馬匹和馬車進行後勤運輸,補給問題基本可以解決了,只是可惜就算任何一種馬匹,對一百二十二毫米口徑以上的重炮也無能為力,因此方嘯宇只好忍痛將重炮劃撥到岸防或城防部隊去了。
陸軍的後勤補給暫時得到了解決,在海軍方面的問題同樣不少。方嘯宇發現巡洋艦雖然火力密度大,速度快卻缺乏一錘定音的實力,因此他再次加建了兩艘一萬四千噸級軍艦。
除此之外,由於‘同江’級巡洋艦的主炮火力不足,方嘯宇決定對其進行改裝,主要是將前後各一門的主炮換成雙聯裝炮塔,這樣在火炮口徑不變的情況下數量多了一倍,好在雙聯裝炮臺加上管退技術讓重量減輕了不少,對巡洋艦也沒有什麼影響。
‘白山’級炮艦在戰爭中被證明有很大的侷限性,只有兩門二百零三毫米火炮的炮艦,雖然在對上主力艦的時候火力很威猛,但它的適航性卻很差,火力密度也太低了,因此方嘯宇決定停建‘白山’級炮艦,並將現役的三艘拆除炮臺,改為兩門三十七毫米速射炮和兩挺重機槍,作為純粹的緝私海監船使用。
再建的五艘炮艦船體改成魚雷艇,加裝兩個四百二十毫米口徑魚雷發射管並攜帶四枚魚雷,同時魚雷艇將裝備一門七十六毫米速射炮和兩挺機槍,以作為常規作戰、反蛙人和防魚雷之用。
鑑於領地內的治安牽制正規軍兵力的問題,方嘯宇決定成立警察部門,讓一些退役老兵加入警察部門維護地方治安。為了更好的提高行政效率,或者說為了讓方嘯宇能夠更好的偷懶,方嘯宇決定正式成立中華領政府,用以負責領地內的日常行政工作。
很快由華東行領銜成立了政務院,下設農業司、工商司、基礎建設司、民政司、教育司、科技司、軍事司等一些部門。同時讓趙權成立了直接對領主負責的情報局,除了趙權帶出來的情報員,部分特戰師戰士也加入了情報局,成為第一代情報局下屬的特別行動隊。
領地有了高效的政府部門,方嘯宇又決定對自己名下的產業做出調整,首先他成立了中華集團公司,下設數個子公司,分別管理方嘯宇手中的各類輕重工業和農業方面的產業。
為了能夠統一領地內人民的思想,方嘯宇決定在領地內開辦一家報紙,這個名為《中華日報》的報紙將首先在全中華領進行發售,報紙分為四個軍事、經濟、科技、新聞四個版面。
軍事版面將主要介紹全世界各主要國家的軍事動向,包括各國在殖民方面給的動向,讓領地內的民眾對外部世界那種弱肉強食的世界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此外它也可以透過對中華領對外戰爭的大量報道樹立方嘯宇的光輝形象,極大的提高方嘯宇的威信。
經濟版面則主要介紹中華領的各項政策,其中包括對商業和工業的扶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