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效兵五人聽得一陣激動,如果中華領真的有這麼多軍艦要服役,的確需要大量海軍軍官和水兵,而他們也很有可能藉此大幹一場。脾氣比較直的張效兵第一個表示道:“好,我去聯絡人,咱們就去中華領。”
半個月後,張效兵等五人踏上了開往中華領的火車,與他們同行的還有三百多名海軍軍官和多達七千人的水兵隊伍,方嘯宇幾乎把所有被裁撤的帝國海軍官兵都收攏了過來,這些經驗豐富的海軍官兵將成為未來中華領海軍擴軍後的骨幹,而有了這些官兵中華領的海軍進行人才積累的時間也將大大縮短。
如今的中華領已經人才濟濟,資金充足,只892年一年的國民生產總值就超過了倭國十年改革的建設成果,達到了六億蘭芳幣,遠高於方嘯宇入主之前的三百萬元,通山郡已經從當年帝國的第一窮困郡搖身一變,成了一流的富裕郡了。
雖然這其中有許多是基礎建設和方嘯宇的產品中高附加值,以及大量出產的糧食價格比較高所造成的,但是這的確是華東行等領導人辛勤工作的結果。方嘯宇總是說自己只負責尋找人才,專業的事情讓專業的人士來做,外行領導內行就會出錯。
中華領也的確是如此做的,華東行感覺找到了發揮作用的地方,沒有了朝廷的制肘,沒有了同僚的黑手,華東行感覺自己發揮了事業上的第二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