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榴彈炮。
至於‘北地’級戰列艦,阿卜杜勒二世最終沒有購買,畢竟現在伊斯坦帝國的威脅來自於陸地,有限的資金首先要滿足陸軍換裝的需要。
好在波斯帝國和伊斯坦帝國都是陸上戰爭,雙方都沒有什麼強大的艦隊,充其量只是一些老舊的巡洋艦而已,因此也沒必要佈置太過強大的艦隊。
伊斯坦帝國如此急迫的大量購買武器,可見戰爭形勢已經相當危急了,但是這些武器都需要從中華領內部調運,給伊斯坦軍換裝還需要一段時間,為了不讓波斯帝國再推進,中華領以伊斯坦帝國盟友的身份向波斯帝國表示不希望看到地區的不穩定因素,為了百姓不再流離失所,為了地區和平,中華領向波斯帝國正式提出了調停的建議。
由於中華領一直都在東大陸和新大陸活動,在其他沒有遭遇過中華領兵鋒所指的地方,只有關心全世界格局的各強國政府高層才清楚中華領的實力。很遺憾,傲慢的波斯帝國並不屬於各強國,他們的政府只是一個關心自家利益,眼光侷限於國家周邊的土鱉而已。
訊息完全閉塞的波斯帝國,自以為中大陸第一勢力,對屬於外來戶的中華領好不假以辭色,他們對於中華領提出的調停建議並不加以理會,大軍繼續推進,數天後就向伊斯坦帝國的第二道防線發起了攻擊。
這種情況正是方嘯宇希望看到了,中華領做過了調停的努力,可謂仁至義盡了,即使選擇開戰,其他強國也沒有了職責的藉口,因此方嘯宇以維護中大陸和平穩定,以及履行與伊斯坦帝國盟約的藉口,對波斯帝國宣戰了。
898年12月3日,中華領宣佈調停戰爭失敗,中華領軍方將履行《伊斯坦盟約》對波斯帝國宣戰。儘管撒爾帝國隨後就向中華領遞交了國書,表示對中大陸局勢的擔憂,不過如此輕微的抗議根本不放在方嘯宇的眼裡。
兩天以後,為了阻止波斯帝國軍隊在伊斯坦帝國境內的推進,中華領駐巴坦地區的近衛軍第二軍在防衛軍第十一軍和第十二軍的支援下,冒著嚴寒進入了波斯境內。
陸軍開始進軍的同時,孫小虎率領的中華領南大洋艦隊的八艘主力戰艦拔錨起航,向著波斯帝國海岸線最近的重要港口阿巴斯港駛去。
就在南大洋艦隊的主力艦起航的時候,六艘海狼1型潛艇同樣秘密的出航了,不過他們並未和主力艦隊一起出發,他們的目標是馬六甲海峽。
潛艇在對港口的攻擊作戰中沒有太大作用,因此孫小虎給他們的命令是監視位於淡水港內的撒爾帝國東大陸艦隊,必要的時候可以進行攻擊,中華領乃至整個世界的第一次潛艇戰時出動,就此拉開了序幕。
中華領的陸軍推進速度很快,由於波斯帝國的重兵一直都在與伊斯坦帝國的邊境地區駐紮,這次又因為發動進攻深入伊斯坦帝國境內上百公里,一時間無法調動。
儘管從中華領與伊斯坦帝國簽訂盟約之後,波斯帝國就在有意識的將軍隊向巴坦邊境移動,可是波斯帝國境內並無鐵路線,依靠馬匹和駱駝運送兵力和補給物資的效率顯然是非常低的。
到中華領陸軍開始發動進攻的時候,波斯帝國只是將第四高登軍團和第五毛拉騎兵師部署到位。面對撲過來的十五萬裝備精良的中華領士兵,波斯帝國軍隊只好選擇了消極防守。
在西大陸強國的眼中,中華領陸軍好像一直是一支非常善守的軍隊,因為每次中華領的軍事勝利好像都是由防守得來的,因此國際上的軍事專家們中間有一種論調就是中華領陸軍只善於防守,對於進攻是不擅長的,這一次中華領陸軍就是要向全世界展示一次自己的進攻能力。
雖然準備倉促,但是畢竟波斯軍隊到達邊境地區的時間已經超過了一個月。波斯帝國的統帥也不是笨蛋,與伊斯坦帝國征戰多年,讓他很清楚工事對戰爭的重要性,因此在部隊到達伊始,他就開始利用邊境地區的丘陵地帶比較有利的地形,大肆挖掘戰壕構築工事。
一個月的時間,波斯軍隊在邊境地區挖掘了綿延數十公里,分為三層的戰壕和野戰工事。
波斯軍隊和伊斯坦帝國作戰多年,軍中多是老兵,作戰經驗豐富,因此他們的野戰工事挖得也相當有水準,即使是西大陸最精銳的雅曼帝國陸軍也無法挖出更好的工事了,不過這些在中華領陸軍面前根本沒有多大用處。
中華領陸軍中,雖然防衛軍的戰士多是入伍不足一年的新兵,但近衛軍可全數是經驗豐富的老兵,戰鬥力非常強悍。不過為了鍛鍊防衛軍的實戰經驗,張仲麟還是首先將防衛軍的兩個軍擺在了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