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甚至期待著出現這種情況,那些美國政府的專家越是無視這番計劃,越能夠讓他們無地自容。因為很快蘇聯也拿到了這份計劃以及艾力克斯鎖在保險櫃裡的詳細規劃和設計草圖。
艾力克斯搗鼓出來的這些東西真真假假,猛一看似乎很不靠譜,可是細細一看,卻越看越可靠。一旦看進入了,花精神去思考了,那這個人就真陷進去了。艾力克斯的小說可不是白寫的。他知道什麼地方可以詳細說明白。什麼地方需要一筆帶過,讓人誤以為這個計劃只需花點時間精力就能夠實現出來。
蘇聯的火箭專家科羅廖夫是個天才,對於艾力克斯的這種想法,也非常的讚歎不已。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他極力要求蘇聯儘快建立起自己的空間站。至於赤道環。那肯定也是要搞的。不過那得等空間站出來之後再去弄。
1958年底,nasa又發射了一次火箭,這次他們的火箭終於沒有在地面爆炸或癱瘓。飛行了大概幾分鐘。在天上炸成了一團大大的禮花,以致數十公里遠的居民都能夠看得一清二楚。
那麼大的禮花,如此昂貴的禮花,nasa這回再也掩蓋不住。甚至連他們之前發射失敗的事情也一齊被人爆了出來,美國新聞媒體被屢戰屢敗的nasa給震驚了。
美國最負盛名,有“檔案記錄報”美稱的《紐約時報》
美國西部最大的對開日報,也是美國第三大報的《洛杉磯時報》說道:“好大的禮花,可惜花的全是納稅人的錢。真不明白,為什麼nasa得由外行人來管理。我們不是有scc公司嗎?”
《華盛頓郵報》美國第二大報也說道:“這一回蘇聯該嘲笑我們了,在擁有scc公司的國家裡,竟然還會連續發射火箭失敗。為什麼他們不請scc的人去幫忙,為什麼要這樣浪費政府的經費?這其中肯定有不可告人的內幕!”
《華爾街日報》說道:“噢!原來最賺錢的不是華爾街,而是nasa那幫蠢驢!一聲巨響,就讓他們花掉多少美鈔啊!”
《紐約每日新聞》嘲諷地說:“我們好像忘記了美國已經擁有了先進的火箭技術,為什麼老是這樣子走回頭路?哦,原來是美國政府的官老爺們想這樣子幹。”
《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就沒有那麼刻薄,而是指出:“將不恰當的人推到這樣的位置是一個錯誤,我們要知道nasa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美國航天技術的研發問題。可是現在看到的nasa確成了一個很大的問題,在這個問題沒有被解決之前,恐怕難以看到發展。”
很奇怪的是,蘇聯那邊悄無聲息,好像根本沒有看到美國這邊發生的事情。既沒有報紙嘲諷,也沒有進行相關的報道。過了幾天之後,人們才知道為什麼。
塔斯社釋出了一條重大新聞,蘇聯著名播音員列維坦用他渾厚寬闊的聲音宣佈:“。蘇聯向地球軌道發射了世界上第一艘‘東方’號載人宇宙飛船。東方’號宇宙飛船的駕駛員是蘇維埃社會主義聯盟公民尤里?阿列克謝耶維奇?加加林。多級宇宙火箭發射成功,在達到第一宇宙速度並與最後一級運載火箭脫離後,宇宙飛船開始環地球軌道繞地球自由飛行。”
蘇聯又進行了一次火箭發射,這一次的火箭裡運送的不是衛星,而是一個球形的飛船艙。裡面運載的不再是狗或其他什麼動物,而是一名蘇聯人,他的名字叫做加加林。
原本按照科羅廖夫的計劃,他是打算要過一兩年之後才進行載人飛行實驗。可是從美國竊取到的資料上來看,scc公司的航天技術已經遠遠的超過蘇聯,不論是空間站還是赤道環,這些都是很了不得的方案。
至於scc公司為何不能按部就班的去進行這些計劃,據說是因為方案被政府擱置了,失去政府支援的scc公司是根本就不可能有那麼多資金和人力去實現。
“要是scc公司獲得了足夠的資源,那就。”每當科羅廖夫想起那份檔案。他就覺得自己後背全是汗水,感到有種馬上就被人超過的緊迫感。
於是科羅廖夫就將他的計劃大大推前,什麼都是透過計算機來模擬,只要沒出現問題,就立即著手真正的實驗。同時,他在那份竊取過來的資料上,得到了許多啟發,讓他有著茅舍頓開的感覺。
這就好像高手過招,只需看到對方神情動作就知道功夫路數是什麼,立即能夠舉一反三將對方的優點學過來。科羅廖夫很顯然是這個地球上頂尖的火箭專家。他從艾力克斯提供的資料找到了很多有用的東西。讓他繞開了那些有可能會犯下致命錯誤的障礙。
最困擾科羅廖夫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