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中都我們開發的風景區做了免費的廣告,而且這廣告的效果還不是一般的好,關鍵是你們劇組的名氣大啊!”
左江聽陶菲說到廣告的事情,不由得問:“姐姐,柳條溝風景區開業做廣告沒有?”
陶菲說:“柳條溝景區還沒有正式開業,現在就算是試營業吧,我們在省電視臺、廣播電臺和松江日報以及松江晚報上都做了廣告。”
想到白小藝他們劇組的氣,左江轉頭對白小藝說:“小藝姐,獲得嘎納電影節三項大獎的劇組到我們松江拍電影,這應該算是一條重要的新聞吧?”
白小藝本身是電視臺出來的,也做過新聞節目,對什麼是新聞當然清楚,見左江問起這個事,不僅有些疑惑,問道:“小江,這當然是一條能上省臺的新聞,不過上一個省臺的新聞,對我們劇組來說沒什麼意義。”
左江呵呵笑著說:“小藝,上省臺對你們劇組沒意義可對柳條溝風景區卻十分有意義,你想啊,省電視臺一播出曾榮獲嘎納電影節三項大獎的劇組在柳條溝風景區大明宮城拍攝新片地新聞,全省人民就都知道我們這個柳條溝風景區有個大明宮電影城了,以你地影響力,粉絲們還得蜂擁而來啊!這比任何廣告的效果都好!”
“粉?什麼是粉絲?”白小藝聽左江說得十分在理,雖然左江冒出的“粉絲”這個新名詞她隱約感覺到是什麼,但還是不敢確定,不由得問道。
左江:想到自己一不小心。就把前世網路上地流行語冒了出來。只好呵呵一笑解釋說:“粉絲就是影迷地意思。我在美國時看到有地娛樂報刊上這麼說就借用了一下!”
“哦!”白小藝點點頭說:“剛才我也感到是這個意思。但是不能確定。所以就問了一下。美國人有點意思。怎麼就發明了粉絲這個新名詞呢。”
左江不想在這個名詞上多說什麼。轉而說:“小藝姐。你跟松江電視臺地人熟。聯絡一下請新聞部地人去拍個新聞。宣傳一下我們地風景區。”
白小藝說:“好地。我馬上給他們打電話。讓他們明天就是拍新聞。”說著。站起身來準備到牆角處去打電話。
一聽到白小藝說打電話。陶菲突然就想起了“大哥大”地事情。她招呼白小藝說:“小藝。你這段時間正好在松江拍片。手裡沒個電話也不方便。正好過幾天我們松江也上“大哥大”電話了。我給你也配一部吧!”
“菲姐。不用了。我已經有了!”白小藝說著從挎包裡拿出了一部摩托羅拉8900型電話。向陶菲示意了一下說:“菲姐你看。這是我在北京新上地行動電話。‘大哥大’太笨重了。楊總特意給我配地8900。怎麼樣。你沒見過這麼小地行動電話吧?”
陶菲確實沒有看到摩托羅拉8900型電話,只是在電話裡聽楊廣志介紹過,看到實物十分地好奇,從白小藝手裡接過電話就欣賞了起來。“這麼笨重的電話也能說是小?”左江地心裡不由行一陣的爆笑,但是他強忍著不讓在臉上表現出來,見要有忍不住的趨勢,急忙扭頭假裝咳嗽掩飾了過去,陶菲和白小藝的注意力都在這部電話上,根本沒有注意到左江的表情。
陶菲欣賞了一會兒後把電話遞給左江說:“小弟,你看看,咱倆要配的就是這個電話,比起那個像大磚頭一樣地‘大哥大’,這個電話要受看許多。”
左江只好接過來裝模作樣地欣賞番,然後點頭說:“是不錯,比‘大哥大’電話好看多了。”
陶菲對白小藝說:“小藝,你這個電話是北京的號,我在松江再給你上一個吧,這樣聯絡起來方便。
”
白小藝笑著說:“謝謝菲姐!但還是不要了,一部電話好幾萬元犯不上,我在松江地時間少,有這個BP機了,你們要找我呼一下就行!”說著拍了一下別在腰間的BP機。
陶菲聽白小藝說得有理就不再堅持。左江在一邊心裡卻是十分地感慨,第一代的模擬行動電話,號碼是透過技術寫上手機上地,多要一個號就得多買一部手機,不像第二代的數字電話,到了松江換一個卡就行了!
白小藝到牆角處給松江電視臺的同事打電,
到左江的身邊說:“小弟,菜我已經讓廚房開始做了就好,你想喝點什麼酒?”
左江想了想說:“這天太熱不適合喝白酒,不如我們點冰鎮啤酒吧!”
陶菲點點頭說:“我也是這麼想的,今天我們就喝冰鎮啤酒!”
白小藝打完電話走過來對左江說:“小江,我已經跟新聞的部老薑聯絡好了,他明天就派攝製組去柳條溝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