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撤退,他們就要撤退嗎?可是他現在自己都還被困在府裡出不來呢!他又怎麼能掌握人家撤退的時日呢?”
徐庶卻是突然想通一般:“我想到了,江東軍這是要逼那劉景升調文仲業回援襄陽,這在兵法上是叫什麼圍什麼來著!”
“叫圍魏救趙,元直你真是,怎麼讀的兵書!
孔明,你就劉荊州掌握著他們的撤軍日期,那要是他調集好重兵,將之包圍。這幾千鐵騎豈不是要有全軍覆滅之險?咦!那我老崔要不要去幫幫這個孫伯符呢?”
一群少年對荊州的高官們如數家珍一般,信口說來。可見平日裡沒有少琢磨這些居高位者。
“嗤!”堂上的教習坐位上卻是響起了一聲輕笑。
同樣年少的龐統微笑著說道:“你們這群人,每日不知道好好做學問,對這些軍政大事偏是如此關注。真是一群不務正業的傢伙。
特別是你這個老崔,才進書院幾天呢!就想著去打仗,你的手又開始癢了嗎!你不怕被你老爹知曉又拿柺棍抽你啊!”
“觀那江東軍主帥的戰術,如天馬行空,能從不可能中找到可能的攻擊漏洞。而且是攻敵所必救,換做你們誰能想到,又有誰敢,從揚州直接帶一支精兵,偷襲襄陽呢?”
看見眾人都是深思的搖頭,只有諸葛亮用明亮的眼睛含笑望著自己,龐統也是給了他一個默契而又挑戰的笑容。兩人亦師亦友、亦敵亦知己的複雜關係,只有他們自己才心知肚明。
兩個自認都是天之驕子的人物,又都是年輕氣盛的年齡,自然不會輕易的心服於對方。而是互相暗暗的做了對手,較著勁的比試著。
你會的我也會,你懂的我比你懂的更精。你想到的我也能想到,你想不到的我卻比你想的更多。都想要力壓對方一頭,這種良性的較量卻是很好的促進了兩人的學習熱情。
龐統見諸葛亮只是聽著,卻沒有插嘴的意思,有些意外,接著說道。
“老